據“新華網”報道 在中國“雄雞”的版圖上,烏拉特海關所處的位置正是在“頸背”處,和資源豐富的蒙古國接壤。十一前夕,記者走進烏拉特海關,那里的風景令人震撼,但風景背后,是沙塵暴、高寒酷暑,以及最考驗人類意志的極度孤獨。年輕的80后關員們把青春當作釘子一樣扎進了茫茫戈壁。
烏拉特海關位于烏拉特草原上的烏拉特中旗。建在旗里的辦公樓只留守少量人員,大部分關員都在134公里之外戈壁上的甘其毛都口岸。比起美麗的烏拉特草原,甘其毛都口岸自然環境極其惡劣,活動人口僅1萬人左右。沙塵暴起來,墻都刮倒了。關員們的文體活動只能集中在宿舍,打打牌,看看電視。沒有互聯網,沒有有線電視,只有信號極差的“大鍋”。
劉福潤、李寅鵬、彭飛三個人同畢業于上海關校,是2009年新入關的新關員,一個1985年出生,一個1986年出生,一個1987年出生。從上海關校到甘其毛都口岸,從國際都市到草原邊境。由于分配到邊疆口岸,他們上學時的男女朋友都吹了。最初來到口岸上,工作的勞累和各方面的落差讓幾個年輕人一度失去了生活的樂趣。午餐閑暇之余,這幾個年輕人你一言我一語地向記者訴起了衷腸。
劉福潤告訴記者,口岸上的生活設施還不完善,宿舍經常停電,他們的宿舍里都常備著蠟燭,早就習以為常了。
經過一年的磨煉,這些80后海關關員對環境適應能力和對工作的平衡能力都遠比看上去要成熟。他們把干好工作放在第一位,雖然也感到孤單,但他苦中求樂、隨遇而安的心態讓他們少了些抱怨,多了一份堅守。
航空快件收運與計費方式 (二)緬甸花崗巖石海運出口到國內港口清關手續泉州港口岸進口清關怎么操作?進口機翼區域通關寧波海關查獲2280只“Christian Dior”侵權手表南京海關查獲一批禁止進口的舊計算機拆解件進口飲料清關代理公司看看這家上海進口無紡布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