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月破圓景,菰蔣生綠池”。菰,即為茭白,是“江南三大名菜”之一。時值七月,浙西南革命老區麗水市縉云縣的茭農們迎來了采摘的喜悅。
縉云縣有著悠久的茭白種植歷史,該縣茭白種植面積居全國前列,從業人員達3.5萬人,全產業鏈產值超過15億元,是全國最大的茭白生產基地之一,有著“中國茭白之鄉”的稱號。該縣產出的高山冷水茭白去皮后,外形白嫩,被冠以“美人茭”的稱號,因鮮甜、脆爽的口感近年來深受國內消費者的青睞。
“一直以來,想要采購我們茭白的外貿公司絡繹不絕,但苦于基地不具備資質,出口的念想也就中斷了。后來在海關的全程指導下,我們的‘美人茭’成功走出國門。”縉云縣五羊灣果蔬合作社理事長李春萌高興地說。該合作社擁有社員100多戶,茭白年銷售額達7000多萬元。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為支持地方產業布局,杭州海關所屬麗水海關將“學黨史”與“辦實事”緊密結合,多措并舉,助力轄區特色農產品暢通出口渠道。該關黨員主動作為,服務前移,成立以植檢業務骨干為核心的幫扶小組,對照《出口食品原料種植場備案管理規定》要求,持續關注茭白種植場連片情況、周邊環境,詳細了解農藥、化肥等農業投入品的管理;及時向合作社負責人宣傳相關政策法規,指導、要求合作社進一步完善日常農業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疫情疫病監測制度等質量安全管理制度;認真核查茭白生產、追溯記錄,并定期對茭白田的灌溉用水、土壤抽取樣品進行檢測,從源頭把控茭白質量。
獲悉轄區新建鎮昊禾茭白專業合作社、大洋鎮高澤茭白種植基地等較大規模的茭白種植合作社也有出口的需求后,麗水海關送服務到茭田,針對合作社申請備案基地的種植管理、產品檢測情況等進行現場考核,并就發現的問題第一時間反饋給縉云縣農業農村局和茭白合作社。
在茭白種植場接到出口采購訂單后,麗水海關主動聯系出口企業,詳細了解出口數量、出口國家、質量要求等信息,并迅速根據進口國標準,對出口茭白進行抽樣檢測。茭白是生鮮蔬菜,保鮮要求高,麗水海關實施“7x24”通關,最大程度保證出口茭白的新鮮度。今年上半年,在麗水海關的幫扶下,縉云縣已出口茭白17000余千克。
盛夏時節,站在成片的茭白田前,李春萌的喜悅溢滿臉上,她開心地說:“這個季節,我們的茭白在國內的批發價大約是每公斤6元,出口價格是國內批發價格的2.5倍,今年我們社員的收益更好了!”(陳蓓/文)
廣州海關網上付稅率達六成海運主要貨運單證及其制作 (二)“單一窗口”年內推廣至沿海各海運口岸半年內寧波ECFA貨物進口居全國首位中國-南非海關簽署AEO互認 廣州海關關區逾200家企業受益化工品進口需要哪些文件?寧波海關內貿貨物跨境運輸助力“北貨南運”廈門設備進口代理報關所需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