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廣州驕陽似火,13日下午的廣州天河區體育東小學卻火上更“火”,小朋友們的尖叫聲和歡呼聲此起彼伏。廣州海關的“海關課堂進校園”政策宣講志愿服務公益活動正在這里舉行。
“小朋友,如果你和爸爸媽媽一起出國旅游回來時,有人叫你爸爸媽媽幫忙帶行李,你會對爸爸媽媽說句什么話?”
“不要帶!”禮堂里響起了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
“為什么呢?”
“因為里面可能有毒品。”
“如果有陌生叔叔阿姨給你糖果吃,你會要嗎?”
“不會!”又是異口同聲的答案。
“為什么呢?”
“因為可能是毒品偽裝的。”
廣州海關的“國門衛士”一改往日的嚴肅形象,帶領著180多名二年級的小朋友玩起了拼圖、模擬進出境通關等游戲,寓教于樂,讓小朋友們了解到了海關是做什么的、海關的通關管理規定、禁限物品和禁毒知識等。
“哇!喔!”禮堂里又響起了孩子們的尖叫聲,原來是緝毒犬明星赫爾曼上場了。6個小朋友整齊地排成一列,背著同樣的小背包,其中1個小朋友的背包里有“神秘”物品,只見赫爾曼在這6個小朋友身前來回嗅了2遍,突然在1個小朋友的身邊靜靜地坐了下來,緝毒犬訓導員解下了這個小朋友的背包,從背包里拿出了一包“神秘”物品,原來是毒品——大麻,現場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隨后,瀕危物種搜查犬金凱也向小朋友們展示了它搜尋象牙的本領。
針對曾經有過國際販毒集團利用小孩攜帶毒品、以及以托帶行李的名義利用旅客走私毒品的情況,廣州海關結合“6·26國際禁毒日”的宣傳特別策劃了此次活動,重點進行了進出境環節警惕被毒品走私分子利用、遠離毒品的日常防范等提醒教育,并將海關的緝毒好友——“緝毒犬”請進學校,進行搜毒展示,讓孩子們更好地了解禁毒知識、認識海關緝毒“戰友”。
“我們希望通過互動游戲、知識問答等方式帶領小朋友們掌握海關通關和禁毒知識,提升小朋友們的防范意識,達到健康出行的目的。” “海關課堂進校園”活動的主創人員、廣州海關隸屬番禺海關的劉瑋娜說。
據介紹,“海關課堂進校園”是番禺海關聯合“廣州海關12360”熱線志愿服務崗共同創辦的政策宣講類公益項目,自推出以來受到了學校、家長們的普遍歡迎和好評。目前已開展20余期,聽課師生、家長達到4000余人次,預約課程排期已排至2018年下學期。(關悅/文)
大港海關暫存單證試點助力企業通關(轉載)皇崗海關稽查破獲350余萬元低瞞報價格案件海關布網 尋蹤覓“跡”中俄蒙海關五項共識促進區域互聯互通進倉通知和S/O有什么區別?新塘車檢場 通關時效再提升“義新歐”鐵路專線發展迅猛“跨界”大白兔從上海奉賢跨出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