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來了!”在濱州港碼頭,濟南海關所屬濱州海關綜合業務二科科長戈鵬飛興奮地說,“這可是濱州港口岸開放以后抵達的首艘外輪,太有意義了。”元旦當天,巴拿馬籍貨輪“金門大橋”號滿載著3萬余噸水泥熟料,緩緩駛入濱州港,順利靠泊散雜貨碼頭,標志著濱州“海上大門”正式打開。
為確保首艘外輪順利入港,濱州海關聯合當地多個部門,連續奮戰一個多月,制定了詳盡的應對預案,把登臨檢疫、衛生監督、人員轉運、后勤保障、樣品傳遞等環節想細想全,設想多種意外情況,針對性開展桌面推演,確保每個崗位職責明確,各個環節銜接有序。
為做好關員自身防護,避免進入密閉空間,采樣工作都在船舶甲板上進行。“濱州港氣溫已達到零下8攝氏度,采樣過程中還要多次用酒精消毒,手很冷。”第一次登船檢疫的張佐感慨道。在全體工作人員共同努力下,濱州海關迅速完成對該船的衛生檢疫監管。
“十分感謝海關等部門前期的細致準備,制定的防疫情輸入措施專業而且高效,讓我們覺得很踏實。”濱州港務集團總經理郝剛說,“有濟南海關的把關助力,相信我們濱州港的大門不僅開得好,而且開得安全。”(張佐、王超/文)
廣州海關開展新老黨員對話活動商品歸類錯誤被海關處罰怎么辦服裝進口案例:如何完成80個托盤的服裝進口報關?科創企業知識產權海關保護中心在滬增設市北工作站拱北海關 宣講“港澳CEPA新增零關稅貨物原產地標準”航空貨運合同單正本介紹精密儀器進口報關如何順利進行代理印度酸性染料進口報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