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全年進出口總值達到56.5億美元,同比增長52.7%,增幅為山東省第二。作為青島海關駐聊城辦事處的關員們來說,對這些數字背后的蘊藏的種種艱辛,有著深切的感觸。
如何做好助力外經貿發展的文章?青島海關駐聊城辦事處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2011年初,在謀劃全年工作重心時,將“深度服務、把握關鍵、務求成效”確定為服務聊城外經貿發展的指導理念,在一系列工作上緊密發力,打造了一系列的亮點。
給力支柱產業,緊抓服務關鍵。銅及銅加工、鋁及鋁加工是聊城市重點建設項目,規模及技術水平在全國領先,共同的特點是“大進、大出”,對海關通關服務都有很強的需求。青島海關駐聊城辦事處緊盯銅精礦、鋁礬土這兩大通關商品,創新工作理念和服務手段,全面推行多點報關、擔保驗放、網上付稅等通關便捷措施,實現了“通關快、服務優、監管好”。2011年,通關銅精礦85萬噸、鋁礬土968萬噸,總貨值近26.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74%。
在保稅政策的扶持下推動加工貿易。加工貿易在聊城外經貿發展史上一度占據過“半壁江山”,但前些年由于宏觀政策調整影響,增幅顯著下滑。青島海關駐聊城辦事處經過認真分析,認為促進聊城加工貿易發展,意義依然重大。為此,他們緊密結合聊城外向型經濟布局,著力強化加貿政策指導,開拓跨關區深加工結轉業務,建立了聯網監管電子帳冊,申請設立了聊城首個公共型保稅倉庫,使聊城市加工貿易業務實現了長足發展。2011年聊城加工貿易進出口總值6.5億美元,同比增長56.8%。
促進結構調整,助力轉型升級。青島海關駐聊城辦事處始終密切關注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調整給聊城進出口企業帶來的影響和變化,對聊城涉外的重點建設項目提前介入、全程跟蹤,使中色奧博特、祥瑞銅材、鳳祥食品等一批大型企業充分享受到減免稅政策和通關便利服務。針對部分大型精密機械不便港口開封和裝卸的情況,幫助企業協調口岸海關實施屬地查驗。這些舉措,有力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產業結構的戰略調整和裝備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推行信譽管理,促進守法便利。充分發揮企業分類管理政策效用,保障貿易安全與便利,目前聊城享受aa類企業達到7家,a類企業36家,基本涵蓋了聊城市重點骨干企業,為這些企業提升通關速度,大幅降低進出口成本創造了優越條件。
(杜同勇/文)
2016年經滿洲里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突破1000列大關海關把守假“鷹”飛不出國門青島大港口岸順利通過口岸核心能力復核上海進口餐具的清關資料拱北海關助力灣區游艇經濟 赴澳門參展更便利榕城海關優化監管服務助力解決發電企業的燃“煤”之急塑膠粒中混藏1500余部手機被截今年以來南通海關查獲侵權貨物1153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