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起,黃埔海關全面推廣加工貿易電子化手冊“參數判別,分類審核”改革,包括東莞在內的關區內30%以上的加工貿易企業從中受益。
2013年10月,黃埔海關在全國率先啟動加改革試點。至11月底,該關分類審核單證共3647份,已有508家企業享受到該項改革帶來的便捷。
黃埔海關加工貿易監管處黃海陽處長向記者介紹到:“所謂‘參數判別,分類審核’,就是海關通關計算機管理系統利用各類經過提煉的前置評估、即時運算風險參數,自動對企業發送的加貿手冊數據進行風險甄別,并將高、中、低風險手冊分別判別至“紅、黃、綠”三個審核通道。備案變更環節,對于進入“綠”通道的低風險手冊數據,海關實行網上無紙化確認通過,2分鐘即可生成正式手冊,企業無需再到現場海關遞單、掛號,核銷環節審核時效也降低至10分鐘,大幅提升了通關效率、降低了企業成本。”
“我們電子產品型號更新換代頻率很高,公司又要求零庫存管理,時效就是最大競爭力。即使是a類優質企業,也沒有想到海關高效便捷的服務能帶給我們這么大的方便。”東莞萬士達顯示器有限公司在不到兩個月時間內共辦理了84次備案變更手續,78次進入海關“綠”通道,足不出戶就可完成海關審批手續。從企業發送數據到海關審核通過,最快的一次僅用了4分鐘。
同時,為促進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黃埔海關推出了“集中辦理內銷征稅手續”的“集中申報”模式,對于資信良好、內銷頻繁的企業,可以向海關集中一次辦理保稅貨物內銷手續,實行“先內銷后征稅”。
“這就好比是把海關審核的關口往后移了”,黃埔海關隸屬東莞海關副關長陳祖林向記者解釋道,以前企業要事先把內銷計劃報給海關審批,海關通過了,企業才可以開展內銷業務;而實行了內銷“集中申報”后,企業可以先內銷,最遲下個月15號前再把上個月的內銷資料向海關申報,這樣就大大增強了加工貿易企業內銷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時效性,降低了企業內銷成本。
成立于2005年的歐姆龍(廣州)汽車電子有限公司,應用內銷集中申報后,每月通關費用降低6萬余元,單次物流時間縮短2天,在線生產效率提高30%左右,庫存容量減少約40%。公司制造部部長張紹鳳說:“海關內銷‘集中申報’政策推廣之后,企業備料、生產換線環節效率保守估計可以提高20%”。在海關政策幫扶下,該企業國內市場份額逐年遞增,2013年前11個月內銷征稅額大幅增長為8047萬元人民幣。
提起內銷“集中申報”政策,東莞東聚電子有限公司負責人葉振錦說道:“海關的‘集中申報’政策真是雪中送炭,極大地方便了企業辦理內銷手續。海關已經成為了我們開拓市場的強力助推器”。從2008年開始,該企業進出口總額每年以30%幅度增長攀升,2013年1-10月進出口總額高達97億元人民幣,員工數量增至12000多人,內銷額也比2008年翻兩番,內銷比例由原來的不足3%增加至現在的12%。
2013年以來該關征收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保稅監管場所出區(庫)內銷稅額50.45億元,同比增長20.6%;區外企業內銷征(補)稅44.72億元,同比增長28.22%。
坐落在東莞的金霸王(中國)有限公司,擁有8條全球領先的堿性電池生產線,成品80%出口至亞太、拉美等地區。“首先是國際經濟形勢略有好轉,國外的訂單開始增多,還有就是海關的‘集中備案’政策幫了我們一個大忙”,公司總經理陳敏告訴記者。
過去的政策要求企業每次外發加工都必須提前到海關申請備案,獲得批準后才能實施,而外發加工“集中備案”模式則允許企業一次性向海關申報外發加工,一年申請一次,經審批通過后資格有效期至當年年底,從而減少了企業往返海關次數,使企業可以自由安排生產。
該項政策實施后, 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該公司共外發了總價值達1900多萬美元的電池進行廠外加工。“這項政策非常快捷方便,提高了我們的生產效率、盤活了我們的流動資金”,陳敏說,“讓我們企業真正感受到了海關一心一意幫扶企業、服務企業,為企業辦實事的決心”。
實行“集中審批”改革以來,黃埔關區進行外發加工“集中備案”模式的加工貿易企業已達56家,外發貨值約23.89億美元。
針對廣東加工貿易企業布局分散的特點,如何理順各部門職責,全面提高服務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水平,是政府和海關一直想破解區域外加工貿易企業的監管難題。
作為“全國加工貿易試點城市”的主管海關,黃埔海關積極配合東莞市政府,通過科技手段對企業實施“數據電子圍網”, 成功開發建設了“東莞加工貿易管理服務平臺”,完成了外經貿、海關、加工貿易企業 “一次錄入、依次申報”聯網,并拓展到外匯、國稅等部門,真正實現“電子申報、無紙作業、在線服務”。
2011年5月16日海關總署、廣東省人民政府簽署了共同建設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范區推進轉變發展方式《合作備忘錄》。從備忘錄簽定至2013年10月31日,黃埔關區加工貿易進出口總值3442億美元,內銷征稅114.33億元,保稅區、保稅物流區和出口加工區進出區貨值合計391.02億美元,與實施《備忘錄》前兩年相比,分別增長18.9%、18.3%和21.82%。關區加工貿易產業鏈和價值鏈實現雙提升,東莞市出口300強企業基本實現了“設計+生產”的運作模式,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從38.1%提高到49.4%,加工貿易增值率從44.5%提高到52.4%。(易慧/文)
智能關鎖提升海關監管效能秦皇島海關集裝箱堆場卡口啟用首日通關順暢航空公司運單格式及填寫要求(三)榕城海關查獲大量賭博用具大連冷凍肉進口清關代理客戶需求點和疑惑機械設備報關,進出口報關流程“福州海關12360”新浪官方微博獲“2012福建政務微博新銳互動獎”臺灣面粉攪拌機東莞虎門港進口清關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