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5年,對于加工貿易進出口企業來說,無疑是機遇和挑戰并存的5年。國際市場的變化、產業結構的調整、環境和市場的變化…..如同大海的涌浪不斷帶來沖擊,國家外貿政策的支持、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特別是海關的改革措施,也給加工貿易企業帶來了發展機遇和發展信心。在廣州海關隸屬番禺海關所轄的番禺區,加工貿易進出口業務占了六成,區內的加工貿易企業對海關過去五年的監管和服務有著怎樣的評價?
“現在的海關就像空氣一樣,既保障著企業正常運行,又毫無束縛感,真正讓企業感覺到寓管理于服務中。” 正凌精密工業(廣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蘇侯安說。
在正凌精密工業(廣東)有限公司的廠房內,機器熱火朝天地全速運轉,工人忙忙碌碌,好一片繁忙的景象。據蘇侯安介紹,這5年來,雖然外部經濟很不穩定,但公司業務量不但沒有下降,每年仍保持可觀的增長。
“這5年來,我們公司先后享受了海關聯網監管改革、加工貿易審批制度改革、全程信息化改革等便利措施。手續是越來越簡便,效率是越來越高,業務模式也越來越靈活。公司在物流效率大幅提升的同時,成本也降低了不少,在整體行業內的競爭力不斷提升。” 蘇侯安說。
英輝南方船廠(番禺廣州)有限公司的經理孫東生說:“造船行業外圍競爭非常大,但得益于海關的單耗自核改革模式,我們可以生產后核定單耗,這樣讓我們接訂單時更靈活、更底氣,在國際競爭中也更有優勢。”。
珠寶加工行業作為番禺區特色行業,其加工貿易進出口額占據了番禺加工貿易額的半壁江山。
廣州番華金銀珠寶有限公司報關經理葉鳳端說,對這幾年海關在引導企業發展方面的印象特別深刻。“近年來,海關每年都會召開珠寶行業的專題政策宣講會、每月都有關企溝通會,也為珠寶行業精準制定了報核前申報單耗等專項改革,讓我們珠寶加工企業可以緊跟國家政策、時刻保持著國際競爭力。”
據番禺海關加工貿易監管科科長賴紅青介紹,目前番禺區共有180多家珠寶首飾加工單位,總進出口額占據了番禺加工貿易進出口額的半壁江山,在番禺區乃至廣州市的外貿中均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最讓我們覺得驕傲的是,番禺海關根據番禺珠寶加工的經驗和實際情況,向海關總署提交了琥珀珠子、彩色寶石、非單一貴金屬首飾等多項單耗標準和建議,也可以說,我們的番禺制造將成為國家標準,引領整個珠寶加工行業了。”葉鳳端說。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番禺的加工貿易企業也搭上了“互聯網”的快車。
中德電控有限公司物流主管符莉莉認為,他們公司從海關“互聯網+”改革中獲益良多:“我們早年做加工貿易,全部要靠紙本手冊,工作量大、容易出錯不說,還要抱著紙本手冊到處跑。后來海關實行了電子化手冊和聯網監管,將企業加工賬冊變成電子數據,手續就簡單多了。這幾年,海關改革又進了一步,實行了‘互聯網+海關’改革,實現了全程無紙化申報,絕大多數海關業務都可以網上完成,為我們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時間成本,也為我們節省了不少的費用。”
番禺海關副關長秦樂芬說,近5年來海關通過“互聯網+”改革,已將絕大多數的業務網絡化、信息化,在便利企業的同時,大大提高了通關效率。目前番禺海關的進、出口24小時通關率分別為91.8%和99.9%,進、出口貨物通關時間分別較2016年壓縮59.8%和81.7%,無紙化率超過99.6%,廣東省直行評辦對廣州海關的政風行風短信測評滿意率連續多年為100%。
在從“番禺制造”向“番禺智造”轉變的過程中,加工貿易企業越來越重視國內市場。松下萬寶美健生活電器(廣州)有限公司的經理吳健華說:“海關近年來的內銷政策越來越便捷,如內銷集中申報、內銷無紙化、稅費網上支付和價格預審核等措施,幫助我們更加輕松自如的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為企業實現內外結合轉型升級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詹國毅/文)
“證照分離”改革后福州關區首張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證明出爐大連海關向大連紅十字會移交罰沒燈管設備正規進口清關代理手續分析“龍騰行動”持續發力 上半年廣州海關查扣侵權嫌疑貨物537萬件廈門海關查獲75噸炭成品類禁止進口固體廢物航空貨運發展的政策措施(一)90萬元翡翠手鐲藏挎包中被海關查獲巾幗花開國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