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南縣扶貧開發公司生產的4萬袋香菇菌棒在韓國平澤口岸順利清關,標志著商洛香菇菌棒首次出口成功。
此次出口香菇菌棒的商南縣扶貧開發有限公司建有占地100畝的智慧農業食用菌產業園,年產高標準香菇菌棒1500萬袋,可提供就業崗位400余個,帶動農戶3000余戶。
日前,得知企業手握出口訂單,但還未獲得出境種苗生產基地注冊資質,商洛海關迅速成立工作專班,赴企業現場辦公,指導建立健全質量管理文件,完善生產車間硬件設施,加強自檢能力;成立考核組,赴企業開展現場考核,幫助企業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基地注冊;加快完成抽樣檢測,簽發證書準予出口。
“海關真給力。我們只用了十來天就辦成了基地注冊,實現了首次出口的愿望,為商南縣食用菌產業快速發展開辟了新路。我相信,這條路會越走越寬。”商南縣扶貧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湯繼春說。
商洛市地處秦嶺腹地,生態環境優越。但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實際,卻讓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變得十分困難,迫切需要探索鄉村振興的新路子,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
“食用菌是商南縣的支柱產業之一,我們要以此為突破口,推動農業生產走向智慧時代,讓特色產業為鞏固拓展脫貧成果賦能,助力鄉村振興。” 商南縣副縣長張巍說。
商洛海關開關一年多,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立足海關職能,挖掘商洛優勢,已先后促成商洛白靈菇、茶葉、核桃殼等特色產品實現出口。
商洛海關關長王樹森表示:“商洛農特產品眾多,出口食用菌潛力較大,商洛海關將繼續助力更多食用菌產品走出國門,不斷培育外貿發展新的增長點。”
此次香菇菌棒成功出口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商洛的生動實踐,也是以食用菌產業為突破口,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的一次有益嘗試。希望商洛食用菌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讓老百姓不用再去外地打工,在當地就能富裕發展。(王重九/文)
上海海關探索寄售貿易新模式東莞石龍中歐班列發運貨值創歷史新高廣西企業自主出具全國首份中國—新西蘭自貿協定原產地聲明海關改革:讓通關速度趕上集成電路產能增速遠洋航線的概念寧波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實現進出口業務全覆蓋清洗劑進口報關需要哪些手續_清洗劑進口清關公司哪些是出口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