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佛山市高明區西江邊上的貨場上,29個凍雞產品貨柜一字排開;而報關廳內,廣州海關下屬佛山海關駐高明辦事處的工作人員一會兒看報關單,一會兒翻查資料,一會兒又查看電腦……
突然,一名男子放下手中的報關單,大聲地說了一句:“這些單證有問題!”正是他的這一聲,打響了全面查處進口凍品偽報原產地逃避關稅的“海風”專項行動的第一槍。
喊出這一聲的,正是佛山海關駐高明辦事處的黎卓濤。至今已在高明工作19年的他,把雷鋒精神融入工作當中,為高明的發展服務,得到了企業及同事們的贊賞,2次獲廣州海關先進工作者稱號、2次榮立三等功、連續六年被評為先進個人,并當選佛山市高明區第十三屆人大代表。
驚訝:廣州戶口居然搬到高明來
說到黎卓濤,如今在佛山海關駐高明辦事處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作為“老員工”,歲月的推移讓他從一個帥小伙子變成了一個穩重的中年人,大家都親切地叫他“濤叔”。
1993年,海關專業畢業的他,不顧家人的反對,從廣州這個繁華的大都市只身來到了偏遠的高明。“那時的高明,還是一個經濟比較落后的地方,人不多,車也少。”黎卓濤說。
事實上,1993年的海關,在高明也只是設立辦事處,正在籌備成立高明海關,極缺他這樣的專業人才。黎卓濤當時到高明工作,也是想學以致用。
但作為專業的人才,不少地方都想要,期間黎卓濤不少到發達地區發展的同學,都紛紛勸他盡早抽身。然而他不僅沒有退縮,還把廣州戶口遷到了高明,把高明當成了第二個故鄉。
隨著時間的推移,黎卓濤分別在旅檢、征稅、統計、審單的崗位工作過,期間也見證了高明19年外貿經濟的飛速發展。
驚嘆:刻苦鉆研練就“明察秋毫”
“有些人說工作忙,沒有時間學習,我認為問題不在工作忙,而在于愿不愿意學習,會不會擠時間。”雷鋒曾經說過的話,在黎卓濤身上得到充分體現。19年來,黎卓濤總是利用休息時間查閱書籍、上網搜索信息。“自己就像一塊海綿,只有常吸水,關鍵時候才有東西拿得出來。”
正是他這種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專一行的工作態度,使他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成為一名行家里手。有問題的報關單,經他一審,準能發現;估價、歸類等極為專業性的業務,他更是輕車熟路;他做出來的統計報表,內容豐富,設計合理,查閱方便。
驚奇:放棄200多天假期來上班
精通業務的黎卓濤,總在關鍵的時候能拿得出東西來做好服務。
2011年6月,海天公司引進大型生產設備,且急需安裝調試投入使用。貨物未到,專程從法國過來的技術工程小組已進駐工廠,等待設備安裝。因機電產品專業性強,企業提供的單證多為英文,合同、技術資料晦澀難懂,容易造成歸類不清,模糊申報,給海關最終確定設備的歸類和技術指標帶來很大的挑戰。
為核實設備的具體情況,黎卓濤加班加點,查字典書籍,上網搜索信息,咨詢同行。“企業以為起碼要用三天才能通過的審單,他硬是只用了一天就準確無誤完成。”回憶起這事,同事紛紛豎起大拇指贊賞。
兩天的時間,不但為企業節省了倉儲費用等經營成本,更為企業急需投產的大型設備爭取了寶貴時間。
“我先上!我來頂!”這是黎卓濤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黎卓濤,幾年來自覺放棄值班補休、節假日和公休假,假期累積了200多天。同事們都笑稱:“要是這假期能兌成錢,都能買輛小車了!”
敬佩:19年如一日的愛崗敬業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都做好事不做壞事。”作為佛山海關駐高明辦事處的老員工,黎卓濤在崗位上加班加點,十九年如一日,愛崗敬業,樂于奉獻。
“阿濤,這段時間進口鋼材與周邊口岸的對比數據統計一下給我好嗎?”“阿濤,溢達公司預約今晚八點通關,你能回來加個班嗎?”面對各種要求,黎卓濤總是認真完成。
“濤叔,這票貨物廠家急著出口,麻煩你先幫我審這份單行嗎?”當同事提出類似的要求時,黎卓濤的回答總是很“給力”:“沒問題!”
黎卓濤表示,正如雷鋒所說,一個人的作用,就如一架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機器由許許多多的螺絲釘的聯接和固定,才成了一個堅實的整體,才能運轉自如,發揮它巨大的工作能。“螺絲釘雖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計的,我愿永遠做一個螺絲釘。”(梁偉 何小龍/文)
向那些國家出口RCEP原產貨物減稅幅度較大一面錦旗的故事白云機場海關在入境旅客攜帶冰鮮魚中分離出大量寄生蟲!寧波口岸對臺小額貿易進口額大幅增長越南物流之胡志明港進口清關手續信用證常見問題分享進口舊機械報關清關流程汕頭海關為知名品牌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