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一輛懸掛tir標識的跨境公路運輸進境車輛順利抵達佛山國際陸港,經廣州海關所屬佛山海關駐南海辦事處通過全球性跨境通關系統監管驗放后順利通關,將供給大灣區本地輕工、紡織等企業生產使用。這也標志著粵港澳大灣區首條tir國際公路進境通道開通,該線路是繼空運、海運、鐵運之后的大灣區與境外聯通的第四類國際通道,可實現全程不換車不換柜運輸,將為中亞地區的優質原料直達大灣區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國際物流通道。
此次抵達的tir運輸車輛裝載的是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棉紗,貨重約24噸。從烏茲別克斯坦出發,途經哈薩克斯坦,經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入境,最終抵達佛山國際陸港,運輸里程達6300公里。
tir即《國際公路運輸公約》,tir系統是建立在聯合國公約基礎上的國際跨境貨物運輸領域的全球性海關便利通關系統,具有通關手續便捷、運輸周轉速度快、機動靈活、可實現門對門運輸、相對性價比較高等特點。目前全球有77個締約國,基本覆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中國于2016年7月正式加入《國際公路運輸公約》。
“在tir系統中,運輸企業只需要向海關一次性提交相關運輸數據,便可以完成直至目的地的全過程運輸,全程不換車不倒裝,所有沿途海關無特殊情況無須對貨物進行開箱檢查,能夠幫助企業平均節省80%左右的通關時間,7000公里路程的跨境公路運輸時長可縮短至兩周左右。”佛山海關駐南海辦事處綜合業務科科長葉文彬介紹。
佛山是全國制造業標本城市,紡織、家具等產業是佛山的傳統優勢產業,對中亞地區的棉紗、板材等優質原材料有著旺盛需求?!按饲?,佛山本地企業進口中亞地區的原材料,主要通過空運、海運、鐵路等方式進口,面臨運輸成本高或運輸周期長等難題?!睆V東省智慧陸港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子興說,相較于傳統的航空、鐵路運輸,tir國際公路運輸彌補了成本高或周期長的短板,還具備對基礎設施依賴小、機動靈活、裝卸方便等特點。
為保障本次tir業務順利開展,廣州海關積極與口岸海關協調配合,指導企業做好相關備案,全程跟進指導企業規范申報,為企業提供“7×24小時”預約通關服務,安排專人專崗做好通關服務,確保此次tir車輛、貨物順利進境通關。(關悅/文)
青島海關破獲凍水產品走私系列案青島海關舉行進出口商品重量鑒定技能比武特惠關稅待遇釋放紅利 非洲優質農產品暢順進口南京海關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8月重慶市外貿進出口總值10.2億美元清代文物回家 寧波海關開辟“綠色通道”馬尾海關“細微入心”構筑兩岸橋梁民族品牌保護 “清風”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