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疆日報》報道
寒冬時節,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內依然繁忙熱鬧,不停的有大企業大集團來此洽談、簽訂投資意向協議,而保稅區內的基礎建設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占地5.608平方公里的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緊貼中哈邊境線,在地圖上只有一“點”,然而這一“點”猶如畫龍點睛之筆,讓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乃至新疆成為向西沿邊開放的龍頭高高舞起。5.608平方公里的網內保稅區和5.3平方公里的網外產業配套區,蘊藏著企業發展和產業升級的澎湃動力。
“博州正加速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建設,保稅區營運后,將成為博州乃至新疆面向中亞、西亞提升沿邊開放水平的一個強勁引擎!”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黨委副書記、州長奧曲爾滿懷信心地說。
作為我國唯一的集鐵路、公路、管道運輸三位一體的國家一類口岸和我國進口能源、資源的陸路安全大通道,阿拉山口口岸已從昔日的戈壁荒原發展成為功能齊全、活力十足的綜合型口岸,成為全國第一大陸路口岸。2011年1月至11月,口岸過貨量2400萬噸,進出口貿易額161.26億美元,海關稅收138.47億元,主要指標繼續位居全國陸路口岸之首。
“來洽談落戶綜合保稅區的大客商可多了,從2011年6月阿拉山口口岸正式獲準建設綜合保稅區,幾個月來就有數十家大企業大集團到口岸洽談投資。”阿拉山口管委會主任居來提·阿布都克里木興奮地說,綜合保稅區涉及的綜合辦公樓、平整場地、巡關道等12項工程目前都在加速建設,卡口大門、供電、基礎信息化及安防系統等工程也在進行前期評審。
伴隨著“境內關外”運作方式和保稅、退稅、免稅等特殊優惠政策的落實,以及“大物流、大貿易、大加工”平臺的建設,加之大企業大集團紛紛落戶,阿拉山口也將由過去的通道型經濟向綜合區域型經濟轉變。
現在,這個集運輸倉儲、內外貿易、采購配送、展示展銷、加工制造、信息服務、海關監管等功能于一體的新興產業園區,已成為博州招商引資的洼地,吸引了眾多企業與口岸委簽訂投資意向協議。
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投入運行后,可存儲物資3000萬噸,當年口岸過貨量可增加500萬噸到800萬噸,預計到“十二五”末,口岸年過貨量可達5000萬噸。借助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按照“一區多片、一區多園、一區多庫”等不同形式創新發展,不僅促進區域周邊相關加工產業發展,還實現綜保區有限功能區域的無限帶動。
把便民服務做到群眾心坎上疫情按下“暫停鍵” 服務企業不斷線——吳淞海關疫情期間為企業線上辦理加工貿易業務創新服務樹關魂 投身海關獻青春寧波海關跨境電商單月出口額超1億美元綠色通道優“鮮”通關 為出口農食產品按下“加速鍵”如何及時收取運費海運技巧(二)清關公司運作操作流程僑臺胞返鄉祭祖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