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社”報道
凌晨五點半,珠海前山工業園公路上空無一人,數百米長的街道靜得似乎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到。
與這里的靜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位于工業園內的珠海供港澳水產品配送加工中心內,工人們正緊張地往車上搬運包裝好的海魚、海蝦。
“這些冰鮮海魚是凌晨三點多上岸的!”珠海供港澳水產品配送加工中心副董事長周金宏告訴記者:“冰鮮海魚經過珠海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現場抽檢后,按港澳標準重新包裝,貼上封條運往澳門。”
18日早運往澳門的冰鮮海魚計有三車,共五噸,以鯧魚、馬鮫魚為主,出口量比起年前增加了20%。
據了解,珠海供港澳水產品配送加工中心于2011年11月18日揭牌運作,是珠海唯一一家經國家檢驗檢疫機構備案的供港澳水產品配送加工中心,該中心由珠海市隆盛冷凍倉儲有限公司、珠海市漁供貿易有限公司、一源進出口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合資興建。
記者換上工作服,穿上水鞋,戴上橡膠手套,走進供港澳水產品配送加工中心參觀。在入口處,干凈整潔的洗手池上方貼著“消毒方法”:“清水洗手→用無菌皂洗手→洗凈皂液→用50mg/l(余氧)消毒液浸泡30s(30秒)→清水沖洗→干手(用毛巾)”。進入配送加工中心還要經過一個長約半米、近長方形的消毒水池,周金宏伸腳在水池里泡了一會,才抬腳進入配送加工中心。
現場正在分裝的海魚有紅衫魚、泥猛魚、碼頭魚和鯧魚等魚類,這些剛撈上岸的海魚眼球飽滿清亮、鰓絲清晰呈鮮紅色,看上去非常新鮮。工人們將已抽檢的海魚裝入泡沫箱,每層放上一張薄膜,然后壓上一層冰塊,再壓上薄膜放魚。
針對記者“有沒有漁民在海魚上添加孔雀石綠之類的殺菌劑或其他防腐劑”的提問,周金宏表示:“進入這家中心加工配送的原料,均來自經國家檢驗檢疫機構備案的水產養殖基地或漁船,這些基地和漁船與中心簽署了合同,規定經檢驗合格后才能供應港澳。”
六點半左右,三輛貨車開往拱北海關。周金宏說:“這批海魚、海蝦以供應澳門市場為主,我們正在積極開拓香港的冰鮮海魚市場。”據了解,除了早點七點出境的海魚,每天中午還有三車來自養殖基地的活魚在此集中檢驗檢疫。
記者見到,結束分裝工作的工人們認真擦洗工作臺面,清掃地面。據介紹,每出貨一次,就要對生產車間進行擦洗,然后開紫外線消毒。
目前供應澳門居民的水產品80%從珠海口岸出境,澳門民政總署部長吳秀虹早前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稱:“珠海供港澳水產品配送加工中心加強了對溯源的管理。”
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李小幼認為,港澳特區政府加大了對食品安全的法制監管力度,為順應港澳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律體系的形勢,珠海市檢驗檢疫局及時調整供港澳食品農產品檢驗檢疫工作模式,規范檢驗監管工作,確保供港澳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
植物油進口報關公司_植物油報關選擇哪家?廣州海關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支持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一流營商環境天津海關創新監管模式助力國內首架空客A350飛機順利交付沈陽海關讓出口企業享現代化服務海運拼箱技巧:訂艙操作天津海關多項舉措服務天津會展經濟助推展覽業外貿穩定增長倉庫內的中樞指揮中心黃埔海關年查獲侵權案件約300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