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春節不到一周的時間,城市里原本車水馬龍的大街小巷,已經漸漸空曠了起來,但在上海海關轄區內的大輪散裝進口糧食指定口岸——上海良友新港儲運有限公司的碼頭上,卻依舊是一片忙碌景象。裝載了6.88萬噸阿根廷大豆的“阿佩奇”輪正在緊張的卸貨作業中,該批大豆會在上海卸載3.7萬噸,主供春節市場,這也是今年以來上海口岸進境的首船大豆。
上午時分,上海海關所屬浦東海關關員舒勁、阮祺琳,根據作業指令,對這船大豆登輪實施查驗。海關關員按照要求下倉開展現場檢疫,“糧山豆海”,舉步維艱,但過篩檢疫和取樣操作,必須一絲不茍地完成。冬日寒冷的貨倉,為了取樣轉上幾圈下來,卻也已是滿頭大汗。完成現場工作后,舒勁和阮祺琳又馬不停蹄地整理樣品,立即送至位于碼頭園區內的糧谷實驗室接受檢測。
該船大豆于1月14日抵達綠華山錨地,浦東海關先前已派員赴錨地實施表層檢疫,確認無水濕、霉變、動物尸體等重大不合格情況后,準予其靠泊。在靠港卸貨期間,海關關員會對每個貨倉中層、下層的大豆再次實施檢疫取樣,同時碼頭的自動化采樣設備會按照1000噸一個樣品的頻次,自動采集品質樣品。這些樣品會接受病蟲雜草、轉基因和蛋白質、水份、雜質等十多項檢測,各個指標符合要求后,貨物才會允許調離港區。整個檢測流程一般需要10個工作日才能出具結果,但考慮到春節臨近,實驗室也將集中技術力量加班檢測,力爭在新春假期前完成放行工作。
2019年,上海海關所轄大輪散裝糧食碼頭良友新港共計受理進境糧食類產品申報45批20船次,合計87.5萬噸,貨值達2.85億美元。其中,2019年全年自巴西、加拿大、阿根廷進口的大豆達到42.9萬噸,同比增長37.9%。
良友新港作為上海口岸唯一的進境大輪散裝糧食碼頭,不僅承擔著上海及周邊江浙地區糧食產品的供應保障,同時作為長江入海口的第一港也擔負著沿長江經濟帶進口糧食物流中轉樞紐的作用。為了保障進口糧食質量安全,不斷提升口岸通關便利化,上海海關采取了多項措施。上海海關通過定期開展現場業務實操輪訓,派遣人員參加集中工作、集中學習,邀請系統內專家授課交流等形式,提升一線工作人員的專業性和規范性。同時,不斷強化口岸實驗室建設,建立了覆蓋病蟲雜草、品質檢驗、轉基因檢測等全項目的專用駐港糧谷實驗室,大幅縮短樣品傳遞和檢測流程,加快通關時限。
此外,上海海關還創新研究糧食信息化管理平臺,牽頭研發的“進境糧食檢驗檢疫管理系統”于2017年全面上線應用,實現了全國范圍內進境糧食調運監管的全程信息化管理。一方面讓“信息跑起來”,實現企業辦理糧食入境后調運手續的流程縮減三分之二以上;另一方面讓“數據講真話”,通過企業自主填報、系統自動比對,建立起進境糧食收發貨電子數據臺賬,確保每一粒糧食在監管下調運、加工。
自2009年7月開港以來,良友新港共接卸各類進口糧食1300余萬噸,貨值近60億美元,截獲各類疫情2萬多種次,其中檢疫性有害生物近3000種次。上海海關人始終駐守國門第一道防線,堅守防范疫情傳入的最后一道防線,保障貨物通關的順利和貿易的便利,保衛國家的糧食安全與綠水青山。
(陳君言、阮祺琳、楊軼/文)
月圓千里寄相思 四海同胞享元宵——廣州海關監管元宵食品出口升溫信用證項下發票規定詳解美國海運港口:康尼奧特港(conneaut harbour)港口甜蜜的事業結碩果無錫海關助力陽山水蜜桃出口側記寧波梅山保稅港區海關卡口啟用二維碼識別她們是國門衛士,也是在鄂志愿者石家莊海關“綠籬”行動查獲廢塑料15條措施支持廣州白云機場空港口岸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