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砂船快進快出、手續便捷,這是從珠海萬山到香港口岸人工島沿線看到的常見一幕。高峰期每天逾35萬噸的海砂,得益于拱北海關創新監管服務的舉措,經關員中途監管、船載直航出口,源源不斷供應香港人工島建設工地。
1年來,拱北海關共監管了近1026萬噸的港珠澳大橋建設用海砂。作為海砂出口的主管海關,拱北海關下屬萬山海關收到了寫有“盡心盡力把國門,周全周到為企業”等字樣的3面錦旗,贈送錦旗的香港金和港灣工程有限公司崔緒濤總經理說:“海關心系企業,為港珠澳大橋建設服務創新的做法很有成效。”
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正在建設中,香港口岸的填海工程成為項目的重中之重,需要填出相當于220個標準足球場面積的陸地。去年7月開始,計劃共有2000萬噸的海砂從萬山報關出境,平均每天的海砂出口量3萬噸,施工高峰期超過35萬噸。為滿足天然海砂出口通關需求,海關不斷創新監管模式,提高通關效率,確保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用海砂出口24小時正常通關運作。
“填海項目工期緊、海砂需求量大,如按照以往河砂出口報關程序操作,出入境查驗工作所需時間較長。”萬山海關業務科郭君科長介紹。為此,海關積極爭取上級部門支持,同意海砂船(耙吸船)在采砂區采砂作業后,直接來往人工島吹填區,不途經桂山裝缷點、桂山中途監管站,以縮短航線,海關對其進行航跡監管、指令直航。按照新航線,海砂船航行周期時間由24小時減少為12小時,極大提高了挖沙作業效率。
此外,針對海砂船量大、船多的特點,萬山海關實施“集中申報”的監管方式,傳統手續上的數十次報關在一定時間內可以整合成一次集中報關手續,有效減少了企業奔波次數。今年上半年,該關共監管海砂船進境827個航次,出口海砂貨值近1.2億元人民幣,其中企業“集中申報”9次,此模式的出口海砂量占總量的三分之二。
新聞特寫:看著港珠澳大橋成長
7月10日,海關對出口海砂監管的普通一天。凌晨2點44分,萬山海關中途監管站值班關員老羅接到了海砂船的電話:“你好,我是‘浚海5’,現在位于電子指令指定接收區附近準備進境。”經過仔細地查看海圖,核對艙單,核銷航次等一系列操作后,值班關員通過電話對“浚海5”發出了直航指令。早晨7點鐘,老羅又接到了海砂船采砂完畢請示出境的電話,很快給予放行。
目前在萬山海域,有3艘這樣的萬噸級海砂船24小時不間斷作業,工期預計1年半。正常情況下,海砂船每晚至少要跑6到8個航次,多則10幾個航次。“后半夜往往是最繁忙的時候”,關員老羅說,“但是看著凝聚著海關監管心血的港珠澳大橋一天天建起來,感覺特別有價值。(張輝/文)
海參進口報關代理流程 哪些國家海參能進口?塑膠粒進口清關流程國際航運慣用的運費計算方法(三)貴陽海關與黔西南州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上海進口塑料清關公司大連周水子機場海關查獲數千只魔花螳螂活體蟲卵榮成海關成造船業發展“新引擎”危險物品航運基本常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