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點58分,蘇州帕雷米電器有限公司一輛承載進口貨物的集卡車駛入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監管場站。
12點06分,場站進行“到貨確認”,系統發送運抵報告觸發自動放行。
12點10分,車輛駛出場站。
全程僅耗時12分鐘。
“太快了!” 中外運蘇州分公司的報關員龔劍由衷的贊嘆:“這在以前,沒有2小時幾乎出不來。”
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是江蘇省內最繁忙的海關監管場站之一,每天進出主卡口車輛近6000次,大批集裝箱卡車和廂式貨車聚集在這個僅有480個停車位的區域內,必須保持車流的高度順暢,稍有滯礙便會導致車輛積壓,影響正常運轉。
去年以來,蘇州工業園區海關在省內率先推出“提前申報、運抵驗放”通關模式,企業最多可以在發貨前3天就向海關進行申報,通關單證審核與企業生產可以同步進行,避免當天申報急等海關放行的情況,也可以避開高峰時段,有充足的時間做好相關單證修改確認。場站利用率和運轉效率得以提高,為物流企業加快車輛周轉、降低運輸成本提供了便利。
“一開始這一模式僅僅限于蘇州工業園區的出口貨物,運行的成效雖然顯著,但覆蓋范圍較小,并且自動化程度不高,效益還未能充分體現。”蘇州工業園區海關物流監控處負責人羅放說道,“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給這一模式的優化和推廣提供了契機。”
“零庫存背景下,這一模式在進口環節的應用對企業的價值更大,這意味著企業的安全庫存又可以壓縮1個多小時,生產成本也就相應降低。”物流中心國際貨運有限公司園區分部經理吳擁軍對此十分贊賞:“現在基本覆蓋了園區海關全部業務類型,而且所有的企業都可以適用這一模式,對進一步提升園區企業競爭力具有積極意義。”
數據顯示,目前蘇州工業園區海關已有近50%的單證由系統自動審核放行,全程無人工干預。該關通關處科長陳步博認為:“改革的效應相互疊加,企業將獲得更大通關便利。”(張大偉 王嫻 朱曉技/文)
加工貿易加快“西進” 海關護航參加全國海關“藍天2019”專項第三輪集中打擊行動廈門海關打掉2個固體廢物走私團伙危險品出口之危包證辦理流程汕頭海關通關環境持續優化獲企業點贊干薄荷葉進口報關手續常見木材進口報關流程與時間講解暫停進口報關的境外水產品生產企業名錄提前申報抵港放行 黃埔老港海關召開提升通關時效政策宣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