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11點18分,隨著黃埔海關所屬新塘海關在東洲灣監管區為裝載有70個標箱的“穗港903”船辦結放行手續,首趟新塘港至南沙港的“穿梭巴士”從東洲灣碼頭啟動出發,沿著滾滾東江駛向南沙港區,這標志著艙單互認通關模式正式啟動。
所謂艙單互認通關模式,是在“一關通”合作框架下加強區域通關合作的便利通關模式。新塘港與南沙港分屬黃埔海關和廣州海關監管,港區之間貨物流動要用轉關運輸方式通關,艙單互認通關模式密切了海關之間、海關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通過海關數據共建共享、監管互認、艙單互通,方便多點報關、多點通關,形成通關業務一體化通關監管,實現跨越直屬關區進出口貨物“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
艙單互認模式依托了廣州港集團的公共駁船運輸平臺——“穿梭巴士”,此平臺開辟有多條航線,往返于南沙港和珠三角地區各主要中小碼頭。廣州港“穿梭巴士”增城東洲灣碼頭支線航線的開辟,使增城及增城周邊地區的企業,可以通過來往新塘港與南沙港之間的駁船,實現進出口貨物與船務公司之間的無縫對接,不但服務增城地區,也輻射廣州、東莞地區。
黃埔海關監通處負責人告訴筆者,艙單互認通關新模式的啟動將對港口周邊產生深遠影響:一方面大大提高物流周轉速度,有效降低企業運作成本;另一方面,原來增城市出口貨物多經香港或深圳的港口,而現在可經南沙港出口,勢必更加經濟、便捷。利用“穿梭巴士”實現新塘口岸與南沙港之間的聯動,不僅有利于提升新塘港的運作能力,帶動周邊各碼頭轉型升級,以口岸業務量的增加促進物流成本的降低,從而惠及周邊企業,也將促進南沙港朝著綜合性大港口發展。(彭超杰/文)
進口普貨報關需要的單證與流程有哪些?濟南郵局海關查獲管制精神藥品氟硝西泮韓國魷魚干進口報關流程新措施實施首日約七千勞務人員返珠 拱北口岸通關安全有序穿山甲鱗片國門前“現形”印度海運港口:坎普爾(icd kanpur)港口湛江海關加快原料驗放 保障援港建設用鋼交付善借“外力” 實現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