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監管服務 升級通關體驗
新蘇港碼頭上,車來船往、吊臂揮舞,工人們緊張有序的忙碌著?!霸谝郧白盥闊┑木褪沁@種混裝船,貨物是不同收貨人拼船運過來的,逐票卸貨會降低通關效率?!敝袊膺\陸橋運輸有限公司海運代理分公司經理彭軍說,“多虧了連云港海關的幫助,混裝船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br>據了解,大型散貨船一次可能會承運數種貨物分屬不同的收發貨人,如果逐票卸貨不僅影響卸貨效率,而且還會影響船體安全。對此,南京海關所屬連云港海關將監管工作進一步前置,探索實行“船前會議”制度,對于配載貨物復雜的船舶,在到港前與有關方面提前協商好卸貨方案,盡可能滿足港口卸貨效率和船體安全的要求,這項監管措施不僅數倍提升了卸貨效率,而且杜絕了貿易各方因卸貨產生的糾紛。
此外,為了找準痛點,連云港海關先后多次調研走訪,深入碼頭公司、企業場站。針對船舶靠泊后等待作業時間長的問題,打造“零待時”服務品牌,設立“不延遲一票”的工作標準,推行24小時線上預約機制、全年365天值班執勤機制、企業訴求和意見快速響應機制,提前與相關方做好溝通,在船舶靠泊第一時間登輪鑒定,保障進口大宗商品通關無延遲。
連云港港口集團生產業務部經理呂波算了這樣一筆賬,“以每條船節約作業時間半小時計算,‘零待時’服務一年可為我們節約作業時間超過1500小時,而且營商環境變好了,生產效率提升了,口岸對于貨源的吸引力也增強了?!?br>創新監管技術 提升通關效率
“我們和技術部門共同設計研發了大宗散裝糧食料斗秤遠程數據采集系統,卸載的數據會實時反饋,并體現在電子屏幕上?!边B云港海關駐港區辦事處監管一科科長劉進濤介紹,“這個系統可以將重量檢驗監管融入卸船過程中,貨物在‘無感’監管下快速通關,可節省20%通關時間?!?br>為適應港口吞吐量增長需求,連云港海關開發了一套衡器計重集成化檢驗監管平臺,實現從現場監管到數據采集和車輛識別全部自動化、智能化。該平臺上線以來,曾創造了單日稱重量47.3萬噸的紀錄,為港口貨物的高效周轉提供了技術支撐。
此外,通過智能閘口平臺,貨物在通閘的同時即可完成重量數據的自動采集、自動傳輸和智能處理,卸船、提箱、稱重、研判、放行整個過程一氣呵成,目前連云港口岸對集裝箱裝運的大宗商品,已經實現了90%以上“無感化”檢驗鑒定。通過無人機、智能觀測船和碼頭視頻監控系統,海關對貨物抵港、裝卸、儲運及檢驗流程可實施遠程實時監控,實現檢驗流程的快速實施和監管現場的最小人工干預,有效提升檢驗監管質量和效率,繼而推動大宗商品港內流轉過程監管的“無感化”。
進出口大宗散貨重量監管技術手段的創新,每年可為港區車輛減少數千小時的等待時間,極大提高了通關效率,為港口吞吐量實現由4000萬噸到2億噸的跨越貢獻了海關力量。
維護貿易公平 嚴守通關安全
近日,連云港海關根據收貨人申請,在對一批申報重量1萬余噸的進口加拿大銅精礦實施重量檢驗時發現,該批貨物實際到貨重量相比提單短少了近80噸,短重部分貨值高達100萬元人民幣。發現貨物短重后,連云港海關第一時間將短重情況通告國內收貨人,并迅速出具重量檢驗證書,幫助收貨企業開展短重索賠。
在進口大宗商品的貿易中,如何保障進出口企業的合法權益,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對于維護公平公正的外貿秩序至關重要。對此,連云港海關建立以大數據分析為核心的大宗商品貿易風險評估和預警體系,提升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基于風險研判實施監管流程再造,在確保高效通關的同時強化不合格商品檢出成效,切實保障進出口企業的合法權益。
此外,連云港海關實地察看,了解企業進口貿易模式和進口大宗商品通關等訴求,聚焦企業在對外貿易過程中遇到的疑點難點,強化企業索賠追蹤,在檢出重量不合格貨物后,第一時間通告收貨人,并迅速出具重量檢驗證書,為企業索賠提供法律支持。據統計,1至7月,為進出口企業規避潛在經濟損失930余萬美元。
連云港海關將在進出口大宗散貨重量檢驗智能化、監管便利化方面繼續探索,在保障國際貿易公平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通關效率,以優質的監管和服務促進外貿穩定增長。(張恩浩/文)
廣州海關優質服務助春耕2022年1-12月全國累計集裝箱吞吐量超過1000萬標準箱的七大城市港口接舉報海關速截兩“綁”客華東首票保稅油跨關區供應順利開展“6·18”臨近 海關助力跨境電商備貨忙“兩直”新模式助力通關再提速寧波海關查獲一貨柜侵權電動工具(轉載)“互聯網+海關”讓企業少跑路多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