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汕頭港廣澳港區(以下簡稱“廣澳港”)一片繁忙,滿載貨物的集裝箱班輪正在忙碌地裝卸貨物。昔日的小海灣已經建成10萬噸級的大碼頭,被廣東省確定為粵東港口群唯一的核心港區和粵東公共物流樞紐港,為汕頭“藍色崛起”提供堅實支點和強勁動力。
近年來,汕頭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扎實推進深圳汕頭深度協作,致力下好“灣+帶”先手棋,加快港口建設,推進區港聯動、產城融合,集聚發展高端臨港產業,推動汕頭高質量發展。
為進一步推動港區發展,汕頭海關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牽引作用,強化監管優化服務,助力廣澳港區加快構建安全有效內外聯通物流網絡,支持港區升級發展,助力汕頭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
“作為粵東海運樞紐的廣澳港,目前已實現‘內外貿同場’業務監管,船舶進港即靠泊、靠泊即作業的有效鏈接作業模式,已有國際班輪航線20條。”廣澳港碼頭負責人陳順宏表示,汕頭海關對廣澳港區發展給予大力支持,內外貿同場監管給碼頭運營帶來了“真金白銀”的紅利,為港區吸引四方貨源、擴大貨運吞吐量增添了助力。
2020年底,廣澳港開通“海口—上海—錦州—營口—汕頭廣澳”內外貿同船運輸新航線,進一步暢通海南自貿港與沿海港口的物流往來,有效提升南北集裝箱業務貫通融合。
“內外貿同船運輸新航線的開設,有效降低了航運企業運輸成本。受益于海關監管模式的創新和廣澳港的高速發展,我們代理公司的業務范圍和客戶群體也進一步擴大,公司的發展蒸蒸日上。”汕頭外輪代理公司總經理助理陳森泰說道。
為進一步支持廣澳港區做大做強,汕頭海關所屬廣澳海關積極扶持廣澳港二期碼頭先期開展國內貿易貨物的運輸裝卸業務,推行“5+2”工作模式和“科技+制度”的監管模式,實現國際航行船舶進港即靠泊、靠泊即作業的有效鏈接作業模式,大大提升進出口貨物裝卸速度,同時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內外貿貨物同區裝卸、同區堆存、同區管理,碼頭場地、機械、人員等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為碼頭和物流公司發展構建優良口岸營商環境,有效提高港口競爭力。(潘王磊、李睿/文)
新年開門紅!南沙自貿試驗區單次汽車出口量創歷史新高關務知識 | 關于進口印度尼西亞魔芋干片檢驗檢疫要求的公告解讀二手模具進口廣州港報關公司告訴你清關重點與難點海關多舉措支持天津集裝箱中心站中歐班列發展衛生巾進口報關的流程是怎樣的深圳海關查獲藏匿車廂地毯下200余公斤銀磚昆山海關線上開展“國門生物安全宣傳周”活動貨物出口到香港是怎樣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