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來自安哥拉的 “卡瑟麗娜”號油輪載著4.6萬噸原油緩緩駛入東營港,濟南海關所屬東營海關關員立即登輪開展現場檢查,僅僅用了40分鐘,取樣工作即已完成,碼頭隨即開始著手卸貨,每個環節銜接緊湊,高效便利。
在“先放后檢”模式下,進口原油的卸貨和轉運無需再等實驗室檢測結果,不僅縮短了進口原油的滯港時間,提高了通關效率,還讓煉化企業的原料供應更加順暢,企業的“以銷定產”操作更加靈活。
“‘先放后檢’政策實施后,我們每條船能縮短2-3天的滯港時間,資金周轉更快了,每個月僅滯期費一項就能節省成本約400萬元。”東營亞通石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興遠說。
為將“先放后檢”政策落實到位,東營海關主動與原油進口收貨人、代理人加強溝通,做好政策宣傳和解讀。針對新的監管方式,該關專門制定進口原油檢驗監管業務運行工作方案,提前進行流程模擬。同時密切關注有害元素超標、重量短少等問題,確保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保障企業第一時間卸貨和轉運。
10月1日至9日,通過“先放后檢”模式,濟南海關共監管進口原油3批、14.55萬噸,平均每批節省通關時間約2.5天。(王一鳴/文)
舟山海關開設專窗保障進口電煤快速通關小蟲子挑起扶貧大擔子汕頭港海關快速驗放進口高嶺土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汕頭首票ECFA進口貨物順利通關海口海關抓住四重點落實備忘錄深圳海關試用5G智能眼鏡查緝走私瞬間鎖定重點旅客 實現監管“無盲區”退運報關操作流程以及報關單證危險品進出口之MSDS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