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展臺前,戴著黑框ar眼鏡的上海會展中心海關關員丁寧用眼神“鎖定”貼在展柜上的二維碼。幾乎同時,展品產地、成分等信息全部秒速“投屏”于眼前,丁寧用眼鏡一掃便能“核對”。
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上海海關首次運用ar眼鏡、數字標簽等新技術開展智慧巡館、展品監管工作。一線關員佩戴可穿戴式前端智能交互裝備開展作業,該模式應用了5g+ar技術與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端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讓每一個佩戴智能裝備的執法人員都成為大數據平臺信息采集的延伸入口,通過解放雙手的視覺交互與聽覺交互,為一線關員和后臺關員雙方提供實時的決策信息和快速的現場處置,提高海關對展品監管的效率和精準度。
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執行一線監管服務的海關關員佩戴ar眼鏡巡館,ar眼鏡提示佩戴者標準作業步驟進行操作。啟動相應的作業流程后,ar眼鏡的近眼顯示屏幕中將播放作業指導信息,包括圖文及視頻,ar眼鏡可全程語音提示,還能通過語音控制進行關鍵步驟拍照,并可以通過語音轉文字自動生成作業報告內容。
上海海關通過二維碼圖像識別技術,對進口展商展臺上的進博會海關專用標簽進行智能識別,確認展品的中外文品名、規格是否相符,該商品是否屬于某類限制進出口商品,規格中是否存在不允許添加的物質及標簽格式與內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等,還可以智能進行報關單號、物資證明單號的核查,件數的自動計數等。
隨著業務量持續增長、進出口貨物的種類日益復雜,不同產品的監管標準對一線巡館關員提出了新的挑戰,在巡館過程中,一線關員隨時需要與后臺專家實現智能交互。例如,一線關員開展巡館作業時,三級指揮中心的關員可以實時看到巡館關員主視角高清畫面,在ar技術的幫助下遠程指導巡館關員對一些進博會監管的特定要求進行核實;同時運用ar眼鏡的專家會診功能,巡館關員與后臺可對巡館過程中遇到的疑點進行進一步的探討及多媒體的信息交互,實現風險管控的無縫銜接。
目前,上海海關入駐會場監管隊伍根據六大展區共分成6個小組,每天對展館進行監管。丁寧表示,“頃刻間便能了解到展臺上的展品信息,監管更加方便快捷了,效率大大提高。” (邱偉科、黃曄/文)
寧波海關助推本地民營企業發展7萬余個安全隱患被攔截 寧波海關查獲大量侵權啟輝器越南貨運:出口越南胡志明檢測儀器報關代理選擇越南進口海運代理需要考慮哪些內容橫琴海關一日內連查4宗違規攜帶外幣案進口軸承選購要素進口化工品報關要多久,看就曉得了海運合同常見類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