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在蛇口海關貨運渠道查驗場內,海關關員對山東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出口的一票貨物開箱查驗。打開外包裝,關員手持移動執法終端對貨物商標進行圖像采樣,根據終端屏幕上“商標智能識別應用”實時反饋的知識產權比對結果,排除了貨物侵權嫌疑,相關貨物集裝箱很快被重新施封出口。
“商標智能識別應用”在移動查驗單兵執法終端上集成了智能化的查詢應用系統,依托基于海關知識庫平臺與知識產權商標智能識別模型,通過“以圖查圖”能夠實現大數據快速研判貨物知識產權狀況。該智能識別應用在貨運渠道推廣使用以來,深圳海關累計開展商標驗核661次,查獲侵權案件60起,查獲侵權貨物24.5萬件。
近日,蛇口海關運用該智能識別應用,發現出口跨境電商渠道的某批出口貨物存在侵權嫌疑,經確權,該批23271件電池、6720片貼標屬于侵權商品,分別涉嫌侵犯“samsung”商標、“huawei”商標、“nokia” 商標。目前,該案件已移交處置部門處理。
相較于傳統的貨物知識產權查驗環節,“商標智能識別應用”最大的特點就是高效便捷。“往常進行知識產權驗核,現場無法進行確認,影響查驗效率。”蛇口海關查驗關員介紹,“‘商標智能識別應用’實現了知識產權驗核的智能化,從現場拍照到上傳系統自動比對只需數秒。”
通過推廣“商標智能識別應用”,深圳海關提升了查驗現場知識產權驗核的效率和準確性。商標智能識別應用的上線使用,既能精準助力海關發現侵權嫌疑貨物,又能便利知識產權合規貨物快速通關。
“對于我們外貿企業來說,通關時效尤為重要。海關推廣的‘商標智能識別’應用,有效解決了貨物查驗環節商標識別時間問題,感謝海關為通關便利做出的創新舉措。”山東港通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關務負責人表示。(翁毅欽、張一凡、梁健宇/文)
海口海關優化監管與服務助推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重點政策新發展進口美國九類危險品報關我們有這些建議潮州海關助力茶企開拓歐盟市場平潭世界珍稀物種科普展示館開館寧波海關助力郵路口岸跨境電商出口破浪前行大港海關探索“關企溝通”新模式乘RCEP東風 促高質量發展 RCEP生效首季度大連關區近12億元貨物享惠提單的基本知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