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一方是來勢洶洶的大風暴雪,一方是堅守崗位力保通關的一線海關“尖兵”。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1月20日起,浙江大部分地區迎來30年一遇的寒潮低溫天氣,浙北地區普降大到暴雪,最低氣溫達到零下10攝氏度。杭州海關全面啟動應急預案,早預警、早安排、早部署,開通通關熱線解決大雪期間企業通關問題,保障企業在惡劣天氣下的加急通關需求,確保各口岸通關順暢。
第一天:風雪漸起,“戰斗”打響“第一槍”
1月20日晚19:30,杭州郵政二樞紐海關監管中心。
天空逐漸飄起了小雪花。杭州海關駐郵局辦事處關員陸志榮和李亞璐如往常一樣,準時抵達監管中心。
拍了拍身上的雪花,老陸和小李快步走進海關監管倉庫,打開x光機開始驗放進出境郵包。監管倉庫沒有暖氣,諾大的倉庫透著刺骨的寒冷。李亞璐裹著厚厚的查驗服還是止不住瑟瑟發抖,但她并沒停下手上的工作,而是緊盯屏幕辨識郵包圖像,一看就是5個多小時。21日凌晨2點,老陸和小李完成了近萬件郵包的驗放工作,拖著疲憊的身體頂著風雪踏上回家路。當日,杭州海關駐郵局辦事處共驗放出口郵件15萬6千件,進口郵件1萬4千件。
第二天:抗寒保通關,“戰斗”全面鋪開
1月21日清晨7:30,湖州安吉上港集裝箱碼頭。
湖州海關駐安吉辦事處查驗關員孫建明、張林榮頂著風雪正在碼頭為一批辦公椅辦理加急通關手續。“這批貨要運到上海港搭10點半的船出口,時間緊迫,多虧了關員為我們加班,不然怕是要錯過船期了。”看到公司出口的貨物順利辦結通關手續,浙江恒林椅業單證主管鄒國琴松了口氣。
21日上午8:45,紹興海關駐新嵊辦事處報關大廳。
浙江自力機械有限公司業務員石碧浪急匆匆跑進了報關大廳。“我們公司有一套激光切割設備,從意大利進口的,貨比預期晚到,趕上了這個大雪天。這可是我們生產急需的設備,如果設備滯留港區,我們的損失就大了。”
“別著急,海關已經開通了應急通關通道。像您這樣特殊的情況,只要貨物到港,我們會馬上辦理通關手續。”關員朱秋洋一邊說一邊接過石碧浪手中的報關單證。“進口的是減免稅設備,在手續申報上與一般的報關不同。您往這邊走,我們會有專人指導您正確填報單證的,放心吧。”
21日上午9:00,義烏國際物流中心監管平臺。
年前出口高峰與雨雪天氣疊加,物流中心外,集裝箱車排起了長龍。“我們每天都有貨物從義烏到寧波,就怕遇到雨雪天氣,調度隨時都在變化。不過,海關關員很給力,不論何時要出貨,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我們也就安心了。”義烏市義聯物流有限公司的劉小春說。
義烏海關現場查驗關員鄭賢能,已經在查驗一線工作四年多,每個假期手機都處于24小時開機狀態。“今年雨雪多,節前安排加班加點也多,只要企業需要,我們就第一時間投入到監管服務的第一線。”
第三日:“暴雪”模式開啟,保通關進入“攻堅戰”
1月22日,杭州地區發布黃色暴雪預警警報。
持續降雪,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試區空港園區銀裝素裹。
杭州海關駐蕭山辦事處加貿關員丁屹和他的同事正在風雪中進行查驗。跨境商品的種類比較多,查驗所需時間較長,丁屹和同事已經在風雪中忙活了一個上午。“手腳都已經凍麻了,但5車貨物經我們的手順利通關,還是很有成就感的。”丁屹說。
雪越下越大,杭州蕭山機場不少航班的起降出現延誤,機坪濕滑、能見度低。海關關員在嚴格落實雙人登臨檢查、機下實地巡查、視頻全面監控、廊橋全景監視等工作要求之外,還加強了對航空器的安全檢查,排查薄弱環節,消除安全隱患,保障航班正常起落與貨物正常裝卸。
風雪中,嘉興口岸的緊急靠泊貨輪明顯增多。一個上午,就有8艘船舶向嘉興海關提出緊急靠泊申請,海關為其辦理快速通關手續。
為降低大雪對通關秩序的影響,本輪雨雪天氣里,杭州海關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應急舉措:實施24小時無障礙通關、預約服務、提前申報、憑保放行等多種便捷通關服務;增開進出卡口,減少排隊車輛,支持引導甩掛運輸、長短駁業務開展,加快物流中轉;通過關企聯絡qq群發布應急聯絡員聯系方式,便利企業通關。
風雪不止,戰斗仍在繼續。(張勤、俞晶/文)
中歐班列(海安-東盟)開啟虎年新征程監管場地擴容升級 進博水果搶“鮮”入境海口海關優化監管與服務助推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重點政策新發展進口美國九類危險品報關我們有這些建議潮州海關助力茶企開拓歐盟市場平潭世界珍稀物種科普展示館開館寧波海關助力郵路口岸跨境電商出口破浪前行大港海關探索“關企溝通”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