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拱北海關“保稅加工電子化手冊智能化審核”改革在該關下屬駐香洲辦事處正式啟動,該項改革將有效促進加工貿易企業的轉型升級和全方位的對外開放。
這項改革針對保稅加工電子化手冊,海關審核流程做了大的調整。根據手冊的風險大小,海關采取不同的審核方式,其中經風險甄別為“綠”通道的電子化手冊,實行低風險快速放行。在啟動儀式上,一票低風險的電子化手冊,因為走了“綠”通道,手冊的設立、變更等手續1分鐘內辦結。
改革以“規范化、便利化、智能化、無紙化”為目標,主要依托加貿企業監控預警系統提煉風險參數,并加載于通關管理系統。海關運用參數判別,實現加工貿易手冊“紅、黃、綠”通道差別化分類審核,并通過事后批量抽核,提出風險核查建議等措施,實現事中、事后管住。“紅、黃、綠”通道的設立,為電子化手冊開辟了新的審核模式,海關實現“參數判別、分類審核”,低風險保稅加工手冊得以快速放行,大部分守法企業通關更為便利。
為實現這一通關便利化目標,拱北海關實現審核智能化,利用海關業務系統的參數判別功能,實行高風險重點審核、中風險要素審核、低風險快速放行,輔以事后批量抽核的模式,優化海關監管資源配置。保稅加工電子化手冊智能化審核還有助于企業辦理業務的無紙化。(文/雷鎮、伍秋琳)
首趟中歐班列(布拉格—義烏)抵達義烏杭州海關成功阻截77只活體昆蟲海關稅收首破萬億“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18%前10月拱北關區東盟項下受惠貨值大幅增長海關多措并舉做好海南離島免稅監管工作連云港海關組織開展“實驗室開放日”活動港男國慶帶“蛙”過關被查瑞麗海關推新舉 四成企業網上付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