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國外進口的13臺半導體檢測分選編帶機在企業集成電路測試車間成功完成調試安裝。150萬稅款的減免猶如一場“及時雨”,為這家正加速復工復產的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注入“新生機”。
今年1月1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該商品實施進口稅率下調。促成這次稅率下調的,正是江陰海關的一次稅則調研。作為海關參與制定及調整進出口稅收征管政策的重要方式,去年,在數次深入生產一線及廣泛傾聽企業建議后,江陰海關形成了一份可行性稅則調研報告,建議對集成電路檢測關鍵設備——半導體檢測分選編帶機實施較低的進口暫定稅率,降低企業成本。該建議順利獲得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采納。
這是2017年以來江陰海關稅則調研第六次“開花結果”。江陰海關被采納錄用的稅則調整建議,涉及集成電路芯片測試分選設備、直徑400毫米以上大圓坯等生產線上的關鍵技術設備或自主研發的高科技含量產品,或下調進口稅率,或直接取消出口關稅,極大地利好了相關進出口企業。
“尤其在疫情之后復工復產的重要時期,關稅減免更是為企業減負增效帶來了重大利好。”中信泰富特鋼集團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林說,該集團生產的直徑大于400毫米和700毫米的大圓坯,在稅則調整中直接受益,出口關稅由15%直接降為0,“為我們節省了百分之十幾的成本,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更具競爭力。”
同樣獲得關稅“紅包”的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該司集成電路生產線上的兩種進口設備進口稅率下調,疫情發生以來,已為企業減少成本支出近400萬元。“整個集成電路行業都能因此盡享關稅優惠。”長電公司進出口處副處長張建熱情點贊。
今年以來,為助力企業更積極應對疫情影響,江陰海關加快稅則調研步伐,充分發揮身處稅收征管一線、貼近企業的優勢,通過“企業問題清零系統”、電子問卷等方式,線上傾聽企業心聲;同步梳理分析相關行業數據,了解共性需求,找出稅政堵點。目前,已調研上報了8條稅則調整建議。
除焊錫球、光刻膠等一些生產用設備外,江陰海關亦開拓新領域,首次把“混合食品”寫進了稅則調整建議里。“我們希望用盡心的稅則調研,繼續為復工復產中的江陰企業打氣鼓勁。”江陰海關副關長姚武說。(李夢曉/文)
外貿貨運操作全套單證分析客戶審查與租賃合同規定(四)“海關政策服務”走進第20屆中國澄海國際玩博會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載體——重慶跨境公路班車突破2000班江門海關以改革創新促加工貿易新發展海關查獲283雙冒牌雪地靴網絡上如何開拓海外客戶(二)中國-東盟自貿協定“升級版”實施一年 拱北海關助力企業出口獲東盟減免稅逾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