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晚7時20分,一架空客330型客機緩緩降落在高崎國際機場,10名潛逃境外的“獵狐”目標逃犯依次走下舷梯,在機坪等候多時的廈門海關緝私警察順利將上述逃犯押解歸案,這也是海關系統開展境外追逃行動以來,單次勸返人數之最。
2016年10月以來,“鴻運達1號”油船采取梯次過駁的走私手法,先后11次在公海上從境外油輪接駁成品油,再過駁給中小型油船走私入境,共計走私成品油5萬余噸,案值逾2億元。2017年1月11日,吳某等15余名船員駕駛“鴻運達1號”在公海接駁4100噸成品油后,準備“故伎重施”走私入境,但因部分下線油船在廈門海關開展的打擊成品油走私專項行動中被抓獲,收到“風聲”的“鴻運達1號”立即在境外海域拋錨。
因為沒有合法入境手續,并且害怕被海關緝私警察抓獲,船員們在海上漂泊并滯留長達60余日。“茫茫的大海上一片漆黑,寒風夾雜著冷雨,打在甲板上啪啪作響。”回想起海上逃生的日日夜夜,船員們依然心有余悸。再加上時值新春佳節,涉案船員均上有老下有小,特別想念親人,“有家不能回”的感受愈發強烈。
為了彰顯海關“天涯海角,一追到底”的信心和決心,案發后廈門海關便第一時間部署開展勸返工作。由于涉案船員人數眾多,思想狀態不一,如何勸服他們投案成為偵辦人員的難題。“以前我們勸返的對象多是一個人,對于團伙的勸返這是第一次遇到。” 有過多次“獵狐”成功經驗的廈門海關緝私局偵查一處處長杜向陽介紹道。
負責此次勸返工作的廈門海關緝私局東山分局緝私一科科長袁龍橋同志決定“重點突破”,選取船長、管事、輪機長等“管理人員”作為重點對象,利用春節期間的思鄉心理和家屬的“牽線搭橋”,在最短時間內與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取得聯系并宣講政策,同時利用船長等“管理人員”的威信,對其他涉案船員施加投案自首的緊迫感。一次、兩次、三次……在海關緝私警察和船員家屬的不懈努力下,船員們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心理防線不斷瓦解,逐一承諾在辦理入境手續后集體投案自首。
事已至此,逃犯們依然心存僥幸,所謂的投案承諾僅僅只是一枚“煙霧彈”。3月10日,4名船上人員悄悄下船,搭乘境外航班抵達廈門,企圖試探能否偷偷入境不被海關抓獲。沒想到第一名入境人員剛走下飛機,便被緝私警察一舉抓獲。看到同伴“落網”,其余3人立即向緝私警察投案自首。
原來,海關緝私警察根據豐富的辦案經驗,推測船上人員必有思想波動,很可能企圖潛逃入境,遂在開展政策攻心的同時,對吳某等10余名犯罪嫌疑人實施網上追逃,并通過公安部門將其列為“獵狐行動”重點抓捕目標,從而迅速鎖定目標嫌疑人。緝私警察巧妙的“甕中捉鱉”,即刻打消了船員們潛回境內的企圖,促使該案10名涉案船員于3月16日集體從境外乘坐航班返廈投案。
據統計,自2016年年初成功遣返海關“獵狐”行動首犯以來,廈門海關共計成功遣返、勸返“獵狐”行動境外在逃目標嫌疑人共23名。(劉文萱/文)
廈門港“絲路海運”航線突破1萬艘次工廠設備搬遷出口到越南要如何操作?東莞出口報檢準備資料進口斯里蘭卡紅茶報關準備資料海運航次租船實務操作技巧(六)大連海關為“金磚”國家搭建通關快速路韓國化妝品進口報關代理流程公司舊生產線設備進口報關的流程手續以及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