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北海關在全國海關“綠風行動”中查獲大米2803噸,案值3019萬元,一個以偽報大米品名、規格等方式走私進口長粒秈米的犯罪團伙被摧毀。
今年2月24日、25日,深圳某公司向拱北海關分兩次申報進口柬埔寨產香米684噸。這些裝載在28個貨柜的進口大米引起了拱北海關審單中心的注意。該公司進口的香米申報規格為“香米(精米)”。審單中心通過查詢同類大米的市場價格及國際行情,再結合海關估價系統資料,對價格、規格、關稅配額證等數據以及單證進行綜合分析,發現該公司進口貨物有偽報的重大嫌疑。拱北海關隨即對這兩票貨物開展布控,經現場細致抽查,發現大米長度與申報的差異較大,樣品送商檢后確定:深圳該公司進口的就是秈米。其申報的大米價格與市場進口價格差異較大。
在發現該公司存在重大走私犯罪嫌疑后,3月5日,拱北海關緝私局火速前往深圳、珠海等地展開查緝。行動中,共抓獲包括涉案公司負責人黃某、負責通關環節的謝某、李某在內的7名嫌疑人,查扣涉嫌走私的柬埔寨產秈米684噸以及《農產品關稅配額證》等書證一批。由于涉案大米數量巨大,拱北海關緝私局隨即成立專案組負責偵破此案。
開案當日,專案組審訊負責通關環節的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謝某和李某。兩人只承認在通關環節中幫貨主報關、運貨,對于進口大米所涉及到的長度及配額證問題一概不知,案件通關環節的查證眼看陷入僵局。
專案組認為短時間內突破其口供難度較大,必須拿到進口大米性狀的原始資料,才是破案的關鍵。專案組兵分兩路,一方面積極與商檢公司等專業部門聯系,拿到進口大米的品名和檢測標準等相關證明資料,另一方面調取涉案大米原產地的質檢報告及相關產品證書。專案組對收集到的書證做了進一步梳理,從而證實謝某、李某在向海關報關前已知道所進口是長粒秈米。面對鐵的證據,謝某、李某不得不如實交待了偽報大米品名走私的犯罪事實,為了掩蓋低報價格,該團伙把秈米偽報成香米,企圖蒙混過關。
3月11日,該案負責通關的另1名犯罪嫌疑人在江門落網;7月3日,在逃數月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某在浙江溫州被拱北海關緝私局抓獲,至此,該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到案。辦案緝私警察還多次對走私大米流通地區進行調查,走訪進出境檢驗檢疫部門、檢察機關,最終確定了黃某等人走私犯罪的確鑿證據。
經拱北海關緝私局深入偵查,現查明,深圳某糧油貿易有限公司自2013年8月起,從柬埔寨進口長粒秈米。該公司負責人黃某找到中間人謝某和李某,通過購買其它企業持有的《農產品關稅配額證》,并且向海關申報進口時偽報大米品名、規格。為達到最大程度逃避海關稅收的目的,該公司報關時還低報貨物價格。
馮文波/文
杭州海關提供高效通關服務大鏟島上的“錢老摳”進境牛羊隔離檢疫有哪些步驟跟要求綏芬河海關助力中歐回程班列便利通關新舊機電進口報關代理到底有什么差異呢?他們帶來“海關方案” 只為這片紅土地上海咖啡豆進口商檢報關代理服務義烏國際郵件互換局通關量突破4000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