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上海外高橋保稅區日櫻南路貨運卡口,司機老陳駕駛的集卡停在了進區車道的掃碼設備旁。從口袋中取出智能手機,點開保存在手機中的二維碼,將二維碼放到掃碼機前,不出3秒鐘,車道自動抬桿放行,老陳的集卡順利地通過卡口,進入了園區。
兩周前的10月21日,上海海關在智能化卡口驗放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啟動了“智能化卡口核放單無紙化”試點,開啟了上海海關自貿區“手機掃碼通關”的新模式。運輸企業通過關注“通關寶”微信公眾號并綁定手機號碼,即可在智能手機終端遠程獲取卡口無紙化核放單二維碼及載運貨物、相關單證的實時過卡信息。當車輛通過自貿區海關卡口通道時,通過掃描手機上的二維碼即可實現卡口自動識別、自動驗放,無需再打印掃描紙質核放單,在方便企業的同時,進一步減少車輛等候時間,提升通關效率。
“以前過卡需要等公司打印的紙質核放單,要是遇上下雨天核放單濕了皺了,可能還會影響過卡的效率。現在我們自己就可以下載核放單二維碼,過卡更快,更方便了。”老陳高興地說。
“無紙化”概念最早是在海關通關監管環節提出的。早在上海自貿區成立之前,上海海關就開始逐步實現進出口、轉關等環節報關單證的無紙化傳輸。企業通過上海電子口岸申報系統將貨物品名、規格型號、數量、原產地及價格等相關信息向海關申報,改變了過去企業到報關大廳排隊遞交單證、等待審核放行的繁瑣流程。同時,隨著近年來卡口智能化設備的逐步啟用,上海海關的無紙化改革也不斷向外延伸。進出卡口的車輛通過智能化設備,實現通關數據的電子化交互,由傳統“2上2下4敲章”的人工作業流程轉變為“0上0下0敲章”的自動過卡,車輛平均過卡時間從6分鐘縮短至45秒,企業物流運輸能力提升25%至50%。
(陳君言、張宸/文)
假遠期信用證是什么?上海海關:落實區域發展戰略,促進中西部地方經濟發展汕頭關區今年首家AEO高級認證企業花落汕尾海豐 為企業發展增添“信用動能”首批“直購進口”商品在杭通關 杭州跨境電子商務邁入“2.0時代”長沙海關快速查驗65噸進口波士頓龍蝦北京海關支持文化企業發展試點進口分類通關石家莊海關關愛特殊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