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10個月,龍口口岸出口至非洲散雜貨197.3萬噸,同比增長12%,出口總值4.4億美元,增長29%,貨物和總值分別占山東省47.5%和39.4%,穩居山東省對非出口散雜貨貿易口岸首位。2003年1月,第一艘駛向非洲的雜貨輪船“雪絨花”號從龍口港起錨出發,在青島海關下屬龍口海關的大力支持下,經過10年的培育和發展,龍口港中非雜貨班輪已經成為省內乃至全國的知名品牌。
推介中非班輪航線是關鍵
“中非雜貨班輪航線開通運營之初,對非貿易以水泥和一些雜貨為主,貨量很少、船期也不固定,非洲國家及對非洲承包工程企業不了解龍口港航線。”龍口港集團有限公司班輪事業部經理季靜萍回憶當時開通中非航線時說。
面對新航線運營出現的困境,龍口海關負責人帶隊深入轄區企業調研,了解到龍口港腹地匯集山水集團、叢林集團等多家大型水泥生產企業和工程機械生產企業,為企業對外工程承包采購提供了便利。而近年來非洲地區已逐漸成為我國對外工程承包增長最快的區域之一,國內大約有近千家企業在非洲大陸接有工程項目,所用的水泥、鋼材、機械設備等需從國內采購,只要航線達到一定的密度,就會有效吸引中國重汽、中集車輛等國內大型企業在龍口港組織出口。
對此,在龍口海關和龍口港召開的聯席會議上,海關負責人明確向港口提出了召開中非物流與采購發展論壇,擴大龍口港中非班輪航線影響的建議。在海關的支持配合下,2009年9月中非物流與采購發展論壇順利在龍口召開,非洲國家駐華使節、中國路橋、中國一汽、陜汽集團等知名企業代表共200余人參加論壇,有效擴大了龍口港中非雜貨班輪業務的影響力。
搭建物流信息平臺促進發展
“由于單一貨種無法滿足船舶發貨需求,譬如一些車輛,如果走滾裝船舶,物流成本很高,且掛靠的滾裝船舶不定;如果根據配載走雜貨船,不但降低物流成本,而且不等不靠,既高效又便捷,使得龍口港雜貨班輪逐漸發展成為了非洲客戶最為滿意的運輸方式。在此情況下,提供全程一站式物流服務,為中非雜貨班輪航線搭建良好的物流信息平臺,對航線能否順利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季靜萍介紹。
為搭建中非雜貨班輪航線全程物流鏈平臺,龍口海關和龍口港組成了由分管領導和現場業務人員參加的聯合學習考察小組,遠赴浙江義烏海關就小商品監管服務進行學習交流,全面了解物流信息平臺建設情況。關港雙方結合龍口口岸的實際,將海關監控指揮中心信息與港口物流管理系統進行對接,實現海關業務數據與企業申報的艙單信息、船舶信息及有關實貨物流信息自動比對,有效防范耽誤船期、甚至造成甩貨的情況。
“搭建關港物流信息共享平臺,有力的推動和促進了中非雜貨班輪航線發展。”季靜萍說。
優化監管服務助力品牌創建
近幾年,隨著中非貿易的深入發展,非洲國家對產于中國的水泥、建材、機械、車輛等產品的需求越來越旺盛,中非雜貨班輪航線也得到迅猛發展,隨之帶來的是對海關監管服務新的、更高的要求。
為主動適應中非雜貨班輪航線快速發展要求,龍口海關采取多種舉措優化監管與服務,針對班輪航線以水泥、工程機械、鋼材等大宗散貨出口為主的特點,制定對外承包工程項下出口商品監管措施及關港聯系配合機制;根據出口雜貨商品種類多、歸類難、容易出現申報錯誤的情況,多次舉行海關政策宣講會引導企業規范申報;分別與濟南出口加工區、淄博保稅物流中心建立直通監管協作機制;結合企業運抵報關、貨物裝船出口時間較緊的實際,實行24小時預約通關、力求使海關監管成為中非雜化班輪航線通關鏈條中最便捷的一環。
“通過幾年的發展,龍口港中非雜貨班輪服務功能也日趨完善,港口集聚效應日益凸顯。2006年7月龍口港實現中非雜貨航線班輪運營,2008年‘中非雜貨班輪’獲得了‘山東省級服務名牌’,2009年5月滾裝船‘富漢口’輪裝載217輛重型車輛首航出口至非洲。目前龍口港中非班輪航線已覆蓋非洲23個國家,對非業務輻射全國20個省市,航線密度每月達9-10班。中非雜貨班輪能夠成為山東省乃至全國的知名品牌,離不開龍口海關的大力支持。”季靜萍由衷地說。(吳富成/文)
注意!自4月26日起出口非醫用口罩新標!“融資租賃+保稅維修”開啟天津航空租賃產業發展新里程報關差錯在哪里 海關手冊告訴你杭州海關首次在快件渠道查獲古生物化石制品汕頭海關依法退運2批禁止進境固體廢物廣州海關聯合口岸多部門開展反恐應急綜合演練進口印度尼西亞干魔芋片報關的注意事項_進口魔芋干報關準入查詢進境維修物品退運進口報關可以免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