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青島海關12360熱線為您服務!”這是我每天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我叫李艷,是一名青島海關12360熱線話務員,每天的工作從一句簡單溫馨的問候語開始。傾聽、記錄、回復……耳邊這根纖細的電話線,承載著一份份來電人的信任,我用自己的專業和耐心,幫助企業和群眾解決一個個難題。
作為統一受理、答復社會公眾咨詢、投訴、建議的窗口,青島海關12360熱線設立于2011年底,至今已滿10周年。
2011年11月1日,我來到了青島海關12360熱線,一張小小的辦公桌、一部電話、一臺電腦,基本就是全部“家當”。我還記得,當我接起第一個電話時,我的心情忐忑又緊張,生怕回答不上企業的咨詢。
十年來,青島海關話務中心從一間小小的辦公室,發展到現在的12360熱線服務大廳,整合了青島海關12360熱線、中國電子口岸數據中心青島分中心熱線資源,擁有全面的話務知識庫儲備,率先實現與海關總署12360熱線互聯互通,實現“7×24小時”人工通關咨詢服務。2021年,按照國務院部署,青島海關12360熱線作為分中心完成與山東省12345政務服務熱線對接,實現一個號碼對外服務。
十年來,我們的團隊不斷壯大,從最初3名話務員發展到現在8名話務員。專業技能也不斷提高,按照“人適其崗,人盡其才”的原則,開展個性化培養,通過開展海關業務培訓、發揮熱線后臺業務支持團隊作用等方式,我們逐步成長為一支“打得通、答得準、處置效率高”的專業化咨詢團隊。
而我經過十年的歷練,也從海關通關“小白”,成長為熟練掌握通關政策的咨詢專員,從不好意思開口說話的內向型“小妞”,轉變為樂于和企業溝通的外向型知心“大姐”。我在話務員崗位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燃燒著我的“小宇宙”,發揮著我的“超能量”,努力成為連接企業和海關溝通的橋梁。
2020年4月,我剛處理完畢一個電話,喝口水的間隙,一個電話打了進來。“我們公司進口一批棉花,合同規定有90天的索賠期,即將到期。”來電的是一家企業負責人,他說目前這批貨物正在化驗,如果按照正常化驗時限,貨物有問題就沒法完成索賠,公司將承擔巨額損失,想咨詢海關能不能加快查驗和檢驗速度,盡快出具商品檢驗證書。
我立即根據工作流程,開展協調工作。在青島海關所屬黃島海關的協助下,實驗室第一時間檢驗完畢,為貨物出具了品質證書、重量證書,保障進口棉花從港口盡快提貨,并順利運抵工廠,企業也避免了損失。
類似的電話,我們的團隊每天要接聽200多個,咨詢、協調、反映,內容各不相同。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順利協調解決企業的疑難雜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需要長期的知識積累和溝通經驗。
熱線咨詢的工作特點是要及時根據政策調整,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同時還要發揮“傳幫帶”作用,及時更新知識庫內容,分門別類梳理材料,形成操作規范,便于其他話務員解答使用。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每個話務員都儲備了豐富的通關政策,來電人咨詢的各方面問題,我們都要快速準確的提供解答,并第一時間協調相關部門辦理。
十年間,青島海關12360熱線獲得全國海關12360熱線崗位練兵總決賽團體第二名、2名選手獲十佳“優秀崗位能手”稱號。先后被青島海關直屬機關黨委授予“黨員示范崗”榮譽稱號,被青島海關直屬機關婦女委員會授予“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等。這些榮譽,是對我們話務員工作的充分肯定。
十年來,每當我穿上海關制服時,都會認真看一眼衣服上的關徽,這個習慣自從我第一次穿上海關制服起就一直保留著。因為我知道,我接聽每一個電話時,不僅代表我自己,更展現著全體海關人的形象。(李艷/文)
1—10月拱北關區受惠進口ECFA貨值逾1.5億美元(轉載)無錫海關助力綜保區企業拿到“金名片”常熟海關查獲10800雙侵權“ALL★STAR”帆布鞋越南查貨互聯網走私案件海關改革把加工貿易“送到農村去”寧波海關邀請40名市民走進緝毒犬基地寧波海關優質通關服務助企業掘金奧運延吉海關在進境國際郵件中連續查獲2批非法進境植物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