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一輛裝載著進口棉花的集裝箱車快速通過青島海關所屬黃島海關自主研發的棉花智能鑒重設備,隨后海關關員對其完成貨物檢疫、取樣等一站式操作。這標志著黃島海關正式在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啟用進口棉花“集成查檢”模式。
針對進口棉花人工逐包過磅安全性差、成本高、耗時長,鑒重和取樣環節監管效率低等影響進口棉花自由貿易的問題,黃島海關研發了兩套系統:可整箱鑒重的固定式棉花智能鑒重系統和滿足逐包鑒重要求的移動式棉花智能鑒重系統。
利用鑒重系統具備的高效性,海關將進口棉花查驗場地適度集中,實現將檢疫、鑒重、取樣環節集中在查驗平臺。同時與特殊監管區域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業務改革相結合,海關對進口棉花倉儲企業列入分類監管改革試點,實現進口棉花貿易集中采購分批付款多次提貨的自由貿易方式。
該模式實施后,進口棉花貿易企業可根據需要選擇鑒重方式,平均每批棉花整體通關時效總體縮短75%以上,預計可為轄區進口棉花企業節省鑒重取樣費、車輛待時費、分票報關費等費用500萬元以上。
“‘集成查檢’模式改變了以往棉花肩扛車推臺秤衡重的原始方式。”青島東雍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雨說,傳統監管模式下,海關的檢疫、取樣和逐包稱重、復磅的查檢過程,需區內棉花企業在港口查驗平臺和區內倉庫完成2次開箱,用時2-3天。而在“集成查檢”模式下,海關在查驗平臺使用鑒重系統進行整箱鑒重,并且檢疫和取樣只進行1次開箱,全程耗時僅2-3個小時,極大提高了通關效率,降低了過磅取樣費用,同時減少了庫內作業的安全隱患。
據了解,青島港每年進口棉花量約占全國60%,是全國重要的棉花進口港。進口棉花涉及檢疫、鑒重、復磅、取樣檢測、出證書等環節。“海關創新監管模式,通過‘集成查檢’既依法把關夯實監管,又能快速通關促進貿易發展。”黃島海關查檢二處副處長徐月靜表示。
“‘集成查檢’是創新的集成,是集保稅物流管控、貨物檢驗檢疫、貨物鑒重取樣等多個環節實現‘一站式’完成的模式。”黃島海關副關長郄勇說,此項創新將為在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內建設世界級棉花集散和交易中心提供重要助力。(魏愛鵬 孫雅慧/文)
昆明海關“綠色銷毀”侵權貨物82728件泰安海關推出“無紙通關、單證暫存”服務(轉載)各國港口特殊規定(四)進口牙膏清關代理方面的知識,想與您嘮一嘮【進口帝王蟹報關代理】的流程,一般貿易進口帝王蟹【進口設備機電證】進口設備機電證申報材料有哪些“上合快線”中歐班列開通新線路廣州海關出臺30項措施 助推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