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南京海關下屬保稅港區海關幾名關員在為一艘進口拖船忙碌著。隨著一聲悠長的汽笛聲,這艘張家港保稅區港鑫船務有限公司購買的“自啟3號”拖輪,隨著江水起伏的節奏,緩緩地駛離張家港保稅港區港務碼頭的泊位。此時,站在船頭的公司老板陳經理臉上綻開了笑容:“多虧海關的高效服務,使得拖輪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通關放行,保障了公司后續業務的順利開展。”
這是張家港保稅港區口岸第一次進口拖輪,該拖輪總價近2億日元,由日本金川造船株式會社建造,總噸位198噸,進口后將用于港口進出船舶的拖帶運輸服務。由于拖輪屬于特殊商品,既有一般的進口貨物屬性,也屬于自有動力的交通工具,進口通關時無法像其他貨物一樣堆放在碼頭堆場,只能靠泊在碼頭,這使得本來就稀缺的碼頭泊位資源顯得更加緊張,而且,一天的靠泊費用就超過5000元。
企業通過“通關預約服務”向張家港保稅港區海關反映了這一情況后,海關立即啟動了通關應急機制,抽調一名關員作為聯系人,專門為企業協調通關事務,提供24小時的貼身服務,同時,召集多名業務專家為此次拖輪進口提前討論制定了嚴密的監管方案。
談起海關為此次拖輪進口所提供的服務,陳經理贊不絕口:“這是我公司首次進口船舶,海關為我們提供了全面的幫助。由于拖輪本身自帶動力裝置和油料,我們對商品歸類吃不準,海關安排歸類專家專門為我們輔導,確定了準確的商品歸類;我們對船舶的國家政策不熟悉,我們的海關業務聯系人為此復印了大量的文件政策,耐心的為我們講解宣傳;同時,及時啟動特殊通道為我們辦理各種手續,大大縮短了拖船的進口周期,比我們預想的提前了好幾天,光靠泊費就省了兩三萬!”
“拖輪的快速通關離港也騰出了碼頭泊位,使得在錨地等待的貨輪可以盡快的靠泊卸貨,促進了船舶和貨物的流轉,也為我們碼頭爭取了時間!”張家港保稅港區港務公司的秦經理也對此深有感觸。
據張家港保稅港區海關負責人介紹,面對今年嚴峻的經濟形勢,海關始終堅持將優化監管與服務放在最首要的位置,在通關監管中秉持“主動服務、優質服務、高效服務、廉潔服務”的工作理念,先后推出了“卡口24小時驗放”、“5+2”、“白加黑”、“科長一線工作”、“專家門診”等服務,下一步,還將繼續簡政放權,創新改革,推動“通關作業無紙化”、“兩單一審”、“保稅倉儲貨物貸款抵押”等業務改革實施,叫響海關服務品牌,推動保稅港區物流集聚,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張歡、王輝/文)
國慶中秋“雙節”期間海關監管離島免稅銷售再創新高香港物流請考慮周全三個問題“海陸空鐵”立體出口通關網絡助力義烏小商品出口實現“開門紅”濟寧海關啟動進口分類通關試點中澳自貿協定實施一周年 浙江企業稅款優惠1.5億元內外貿一體化汕頭海關按下口岸物流“加速鍵”進口物資快通關 支持企業快復產去繁就簡:黃埔海關壓縮貨物通關時間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