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力發電是把風的動能轉為電能,具有清潔、可再生、蘊量巨大、基建周期短、運維成本低等優點,是國家大力倡導的新能源發展方向。青島海關所屬蓬萊海關結合轄區企業實際,聚力特色監管服務,助力海上風電工程裝備制造出口,促進轄區風電項目高質量發展。
近日,一艘裝載著12根大型風電塔筒設備的“bbc swift”貨輪從蓬萊大金海洋重工有限公司碼頭揚帆起航,遠赴北歐。這是今年以來該公司出口的第8船風電設備。
為支持新能源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蓬萊海關建立企業訴求檔案和問題跟蹤督辦機制,保證企業需求第一時間明晰,各項惠企政策落實到位。
“送法進百企”是蓬萊海關長期堅持的一項惠企政策。在對該公司進行現場送法調研過程中,企業反映運輸塔筒的海運托盤底座屬于重復使用的運輸輔助工具,通過暫時進出境方式進口每批都要繳納保證金,給企業資金流轉和通關時效均帶來較大影響。
蓬萊海關通過現場分析、綜合比對、專家咨詢等方式,為企業提供了將托盤底座辦理保稅貨物加工貿易手冊的解決方式。“我們至少2種托盤底座可以辦理加工貿易手冊,僅此一項就給企業解決了近400萬元的資金占用,極大促進了企業健康向好發展。”公司行政部經理王策說。
去年底,一份海關監管作業場所注冊登記證書交到蓬萊大金海洋重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曉樂手里,該公司成為全國唯一一家可以停靠萬噸貨輪碼頭且設有海關監管作業場所的風電設備制造企業。
大型風電設備不同于一般的裝備加工產業,其單件體積大、重量重,陸路運輸需要使用特種車輛,運費價格不菲。泊位開放之前,該公司出口貨物需要轉運到蓬萊港進行查驗、裝船,每船僅轉運費用就高達十余萬元,遭遇惡劣天氣或者泊位緊張導致船期延后還要交納堆存費、滯期費。
蓬萊海關第一時間與企業對接自建碼頭建設情況,實時跟進建設進度。在海關等口岸監管部門共同推動下,2019年8月,公司自建碼頭臨時對外啟用,2020年9月,自建碼頭2個泊位正式對外啟用,11月,完成海關監管作業場所設立。
“沒想到這么快。感覺是海關推著我們往前跑,產生了加速度。”王策感嘆道,碼頭獲批后,公司外貿貨物可以直接通過自家碼頭裝船出海,據粗略估計,每年僅轉運費用就能節省一百多萬元。
大型風電設備單件體積大,而且生產過程中都是多個項目同步進行,因此每次出口的同船貨物可能堆放在不同場地,現場查驗時需要逐個比對檢查,查驗時間相對較長。
“我們整個場地1300畝,有的地方太狹窄只能靠步行,查驗的時候光走路就得一個多小時,遇上節假日或者船期緊張的時候,海關查驗都是一路小跑。”公司業務主管申少輝表示。
針對風電設備對時效要求嚴格的特點,為保障貨物以“第一時間”效率通關驗放,蓬萊海關在風險分析的基礎上,打造了單證審核前移、現場即查即放的快速查驗模式,對抽中需進行查驗的貨物,提前通過網絡平臺審核單證,主動聯系企業,確定裝船時間,以最高的效率實施查驗,真正做到出口貨物“即報、即查、即放”。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蓬萊轄區風電設備進出口貨值1.1億元,呈穩步上升態勢。(王剛、李曉平、韓振禹/文)
香溢海外 大連蘋果優“鮮”出口馬來西亞進口清關政策龍巖陸地港首批貨物通關海關開辟“綠色通道” 進口蘭花扮靚春節市場2022年梅山口岸民族品牌汽車出口喜迎“開門紅”杭州海關依法退運1900余噸不合格再生紙漿橡膠制品進口報關流程及注意事項干檳榔果進口報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