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13時30分左右,從金門開往廈門的“新金龍號”客輪抵達廈門五通客運碼頭。廈門海關為旅客臺胞陳瑩光辦理完通關手續,他也成為廈金航線開通以來的第1000萬個出入境旅客。
自2001年1月2日開通以來,廈金航線經歷了從個案審批到團進團出,從開通初期的不定期航班發展到現在的每天36個固定航班,在廈門靠泊的碼頭也由原來的和平客運碼頭發展到現在的東渡國際郵輪碼頭和五通客運碼頭。廈金航線具有航班密集、價格低廉、方便快捷的優勢,尤其2008年8月31日開通的“廈門五通碼頭——金門”航線,這條航線距離金門水頭碼頭9.7海里,單程航時平均僅需25分鐘,相當于大家坐飛機時辦登機手續的時間,是大陸往來臺灣最近的一條航線。
廈門海關介紹,廈金航線開通當年,年出入境旅客人數只有2萬多人次,2004年2月3日,航線實現班輪化,同年12月7日福建居民“金門游”開通并不斷升溫,廈金航線開始出現一個又一個客運高峰。2004年9月10日,廈金航線出入境旅客突破50萬人次,2005年9月8日,首次突破100萬大關,2007年5月1日突破200萬人次,之后的每個100萬間隔的時間日益縮短。從200萬人次到300萬人次僅用了1年零4個多月的時間,從300萬人次到400萬人次和從400萬人次到500萬人次都僅用了10個月左右的時間。2010年5月14日,廈金航線進出境旅客突破500萬人次。2011、2012、2013年進出境旅客均超過百萬人次。
隨著兩岸經貿的日益熱絡和政策的逐步寬松,通過廈金航線往來旅客的目的也從最初的經商、探親訪友逐步拓展為尋根謁祖、進香朝圣、旅游觀光、經貿洽談、文化交流和參加體育比賽等。
為適應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形勢的發展,進一步方便經廈金航線往返兩岸的旅客通關,促進兩岸人員往來和經貿、文化交流,多年來廈門海關廈金航線旅檢現場不斷規范、簡化旅客通關程序,改革通關管理模式。2013年6月25日,廈門海關成立駐國際郵輪港辦事處,統一負責廈門市對臺海上客運和國際郵輪進出境監管業務,進一步提高運作效率;為了給旅客營造溫馨快捷的通關環境,廈門海關在旅檢現場利用led顯示屏、業務咨詢臺、分發宣傳手冊等加強海關政策宣傳,將懂閩南語的關員充實到旅檢一線,及時為旅客答疑解惑和提供通關引導;在節假日客流高峰期開辟“合家歡”通道,方便扶老攜幼的家庭通關;在海峽論壇、臺交會等兩岸重要經貿活動期間開辟“專用通道”快速驗放參會代表行李和攝影、攝像器材;對進香團等團隊大件行李實行船邊一站式驗放,進一步加快通關速度,推動兩岸民間文化交流。此外,針對許多患病臺胞均通過該航線往返就醫,海關與其他口岸部門協作專門開辟“生命救助綠色通道”,準許患者及陪同人員從船員通道登船,縮短驗放時間,至今已有逾百名病患者受益。(張建明/文)
RCEP原產地規則的【兩微】找準突破口 保稅物流貨量破百萬化妝品進口報關流程_化妝品進口清關公司化工品進口清關超詳細流程及單證上海退運清關流程與所需的報關資料“綠色通道”助進口飛機平穩著陸進口食品境外出口商或代理商備案廣州黃埔進口冷凍豬肉報關報檢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