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隨著首批來自臺灣高雄的外接硬盤裝運上廈蓉歐班列,駛向1.2萬公里外的波蘭,標志著“廈蓉歐”班列正式拓展成“臺廈蓉歐”班列。首票臺灣貨物為協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出口至德國的移動硬盤,共10052臺,貨值共計51767.8美元。
“從臺灣走海運到廈門,簡單的手續后便能搭乘班列運往歐洲,運輸時效比全程海運大概節省了一半時間,但成本只有空運的七分之一到八分之一”。廈蓉歐(廈門)快鐵班列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邢屹說,“首單屬于小批量試運行,在流程固化后,貨量將逐步提升。”
作為全國自貿試驗區開出的首條中歐班列——“廈蓉歐”國際班列,去年8月份開始運營以來,受到市場的青睞,班列由去年的每周一列增加到現在的每周兩列。據統計,中歐班列自去年8月開通以來至4月24日,廈門海關共計監管33趟“廈蓉歐”進出口班列,貨物價值約2.7億元人民幣。
此次“臺廈蓉歐”班列的正式開通,將“海上絲綢之路”與“陸地絲綢之路”連為一體,使自貿區輻射面不斷擴大,臺灣、福建、四川、新疆等地豐富的物產和工業產品,均可以通過“臺廈蓉歐”班列以較低的運輸成本直達歐洲;福建及周邊市民也將更多消費到貨真價實、物美價廉的歐洲商品。
為充分發揮廈門口岸腹地優勢,保障“臺廈蓉歐”班列順暢通關,廈門海關優化“海鐵聯運”監管模式,提升關區海運口岸與鐵路口岸間的通關效率;設立“一對一”通關咨詢服務,指派業務骨干指導企業申報;協調沿線口岸海關采取便捷轉關模式,為班列提供“一次報關、一次查驗、全線放行”的便利通關舉措;發揮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優勢,精簡企業申報與查驗手續。
服裝、鞋帽等勞動密集型產品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出口商品,一些中小企業常面臨小批量、零星出口商品運輸難、成本高,難以直接報關出運等難題。為了讓這些企業也能享受到“臺廈蓉歐”班列的便利,廈門海關推出“拆拼箱”業務,即在保稅港區內開辟專門的拆拼箱場所,本地及其他口岸轉關過來的小批量出口商品根據尺寸、種類等因素,經合理調配后統一裝箱施封,既提高了班列的運載效率,又降低了外貿企業的物流成本。
(鄭伯堅/文)
進口法國家具報關代理的注意事項駐靜單位支持企業發展石家莊海關開啟原產地證書自助打印新模式 首日企業自助打印21份關檢合作“三個一”提速中韓班輪物流拱北海關攔截假冒安全認證的電線套管26950條圖像處理板進口報關流程及注意事項廈門海關查獲近百萬元侵權拖鞋食品用香精進口報關要符合這些條件才能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