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威海綜合保稅區北區,日月光半導體(威海)有限公司一批晶體管經過海關智能卡口自動驗放后快速出區,這批貨物將交付給國內一家半導體研發制造客戶。
“這是我們公司今年通過委托加工方式為國內這一家客戶加工的第150批產品。”公司關務部經理郭慶華介紹,公司主要從事半導體封裝及測試業務,以前做的都是“兩頭在外”的保稅加工模式,近兩年,伴隨著國內智能汽車、5g通訊等行業高速發展,國內半導體封裝、測試的市場需求大幅增加,“我們及時調整了發展方向,希望在承接國外保稅加工業務的同時,也能夠積極融入國內市場。”
從“兩頭在外”轉向“兩個市場”,既是對企業的挑戰,也是對政策的考驗,委托加工模式正是為了滿足綜合保稅區內企業這一需求而提出的創新監管措施。
委托加工是指區內企業接受區外企業委托,對區外企業提供的入區貨物進行加工,加工后的產品全部運往境內區外,收取加工費,并向海關繳納稅款的行為。青島海關所屬威海海關駐文登辦事處綜合業務一科科長宋西林介紹,在委托加工業務模式下,區內企業可以發揮先進技術及設備優勢,充分利用剩余產能,承接境內區外企業的委托加工業務,進而在保持進出口業務的同時,積極開拓國內市場,服務國內客戶。
“我們的委托加工業務目前發展勢頭良好,已經與國內40多家企業簽訂合同,國內市場已經輻射到北京、廣州、浙江、江蘇等12個省市,在國內市場找到了發展新機遇。”郭慶華介紹說,今年前5個月,公司通過開展委托加工業務實現國內市場營收560多萬元,并且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企業的每一次轉型發展和業務改革都至關重要,不僅關乎企業的效益,也關系著海關政策的適用性。”宋西林表示,海關全程跟進企業委托加工業務開展情況,及時解決賬冊管理、貨物通關、設備進出區等方面遇到的問題。半導體產品種類繁多、加工貿易單耗復雜,威海海關在服務企業開展委托加工業務的同時,深化落實“四自一簡”監管模式,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主確定核銷周期、自主核定單耗、自主辦理核銷手續,使核銷更貼近企業生產實際。此外,針對半導體產品批量小、批次多、運轉周期短等特點,海關還引導企業采用“分送集報”方式申報,先憑卡口放行單辦理貨物實際進出區業務,再在規定時限內集中辦理海關報關手續,大大降低企業通關成本。
為支持綜合保稅區內企業發展,威海海關全面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針對綜合保稅區內產業鏈及企業實際情況,定制政策紅利包,除委托加工業務外,“四自一簡”“分送集報”“區區流轉”等便利政策在威海綜合保稅區內先后落地,區內企業在開展相關業務時手續更加簡化、進出區更加便利,通關效率進一步提高,物流成本也得到進一步節約。
“有了‘委托加工’等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我們發展的底氣更足了,統籌兩種資源、用好兩個市場的前景也更廣了。”郭慶華說,公司近期還計劃擴大生產規模、增建新車間、購置新設備,以更飽滿的發展熱情投入到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開拓,積極融入“雙循環”,助力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形成。(高超、周琦宸/文)
濟南海關查獲禁止入境活體瀕危野生動物綠樹蟒蛇北太魷釣船“加滿油”集中啟航寧波空港口岸進入“掃碼繳稅”時代昆山海關“轉型升級政策直通車“開進鄉鎮涉亞團隊出境迎來高峰奧運催旺茂名體育用品出口青島海關保障液化天然氣進口水果飲料進口清關流程以及單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