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經鑒定,杭州海關此前在杭州空港渠道查獲的4件貝殼標本,確定為國家一級保護海洋生物——鱗硨磲標本,總重約5.6公斤。
這4件硨磲標本是杭州海關隸屬蕭山機場海關關員2月8日從3名同行入境的旅客行李箱中發現的。當時,海關關員正在對旅客的行李箱進行x光機檢查,機檢圖像顯示箱內有幾件扇形物體,但尺寸大小與普通工藝品有較大不同。經檢查,發現這批扇形物為貝殼,疑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硨磲。
根據《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硨磲屬于瀕危物種,在沒有國家瀕管部門出具相關證明書的情況下,不允許攜帶、郵寄進出境。(陸淵/文)
新聞鏈接:硨磲又稱車渠,其名始于漢代,因殼表面有渠壟如車輪之渠,故名,是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一類大型海產雙殼類。世界上已知的硨磲僅有9種,大都生活在熱帶海域的珊瑚礁環境中,我國的臺灣、海南、西沙群島及其他南海島嶼也有這類動物分布。在中國佛教中,硨磲與金、銀、琉璃、瑪瑙、珊瑚、珍珠并列為“佛教七寶”,其加工而成的佛珠和各種裝飾品廣受歡迎。目前,國際上將硨磲列入cites公約附錄二物種,作為世界稀有海洋生物加以保護,未經批準禁止天然硨磲出口。
進出口報關清關代理運營業務數據的五大重要性非凡十年|鹽堿灘上崛起綠色石化產業集群黃島海關查獲含有害塑化劑禁止進口固體廢物廣州海關助力2020年廣州國際車展舉辦天津海關助力高新技術企業轉型升級深圳鹽田進口清關冷凍魷魚報檢要求!上海進口調味品關稅多少“FS3000來了” 寧波海關科技化通關又添“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