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是國門生物安全的第一道防線,為防止外來物種入侵和動植物疫情疫病傳入,拱北海關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筑牢“境外、口岸、境內”三道防線,扎實開展“國門綠盾”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非法攜帶、寄遞、夾帶外來物種進境行為,以實際行動共同守護美麗中國。
長芒莧、刺蒺藜草、三裂葉豚草、豚草等均為惡性雜草,屬于檢疫性有害生物,常隨國際貿易傳播,在入侵地擴散后,可能會對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造成破壞。今年3月,經檢測鑒定,拱北海關就在中山港航運碼頭的一批入境集裝箱內查獲了上述多種惡性雜草,其中,長芒莧、刺蒺藜草和豚草三種為中山口岸首次截獲。
此外,在同一批集裝箱內,現場關員還發現了散落著的大豆等殘留物。經實驗室檢測,確認送檢的大豆為轉基因產品。完成鑒定后,這些雜草、種子等將在海關關員的監督下實施無害化處理。
拱北海關立足職能,積極推進關口“前移”,建立動植物疫情和外來入侵物種信息收集小組,收集國內外外來物種風險信息,加強風險研判和科學布控,大幅提高口岸截獲的精準度。針對近年來國內昆蟲、植物愛好者盲目追求“異寵”,通過偽報、夾藏等方式違規攜帶、寄遞活體動植物的行為,該關綜合應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對重點國家(地區)、重點商品、重點人群進行重點布控,依托智能審圖快速鎖定活體動物、種子苗木等高風險物品,將外來物種攔截于國門之外。自2021年4月15日生物安全法實施以來,拱北海關在關區各口岸共截獲禁止進境物約2.5萬批次,其中截獲外來入侵物種超900批次,截獲未申報的種子種苗400余千克。
疫情監測是防止生物入侵的前提和基礎。地中海實蠅是否已經入侵?本地的檢疫性實蠅發生情況究竟如何?今年是否有新的實蠅疫情發生?關于這些問題,必須依靠嚴謹的疫情監測來給出答案。
去年底,拱北海關所屬中山海關關員來到轄區出口種苗備案基地中山市黃圃鎮偉光園藝,他們依次從幾顆樹上取下了明黃色的實蠅誘捕器,倒出誘捕器內的實蠅,逐個認真比對、核實,然后將可疑實蠅裝入指形管中,送實驗室鑒定。這是中山海關全年監測計劃的收尾工作,在日常監測中,中山海關使用地中海實蠅誘劑、桔小實蠅誘劑、瓜實蠅誘劑和蛋白誘餌4種誘劑監測實蠅發生情況,定期記錄捕獲情況,按計劃補充替換誘劑,最終共捕獲各類實蠅2.3萬余頭,監測結果為判斷當地實蠅發生和分布情況提供了重要參考。
除了對檢疫性實蠅監測外,拱北海關還統籌制定國門生物安全監測實施方案,開展外來有害雜草、林木害蟲監測及進口種苗疫情調查,在進境水果和木材指定監管場地、進口農產品加工及存放場所、出口水果果園和蔬菜基地等重點區域布置有害生物監測點420個,有力保障了我國生態、農林業生產安全。
“非洲大蝸牛危險嗎?非洲大蝸牛能吃嗎?”面對同學們的提問,拱北海關普法講師耐心科普,從地理分布、形態特征、生活習性到環境危害逐個講解,課程結束之后,同學們對這個“軟萌殺手”又有了新的認識。每年的普法宣傳進校園活動是拱北海關“4.15”普法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課堂上拱北海關關員介紹多種常見的外來入侵物種,展示在口岸截獲的甲蟲、種子等禁止進境物,在孩子們的心中播撒下自覺維護國門安全的種子。
除了開展普法活動進校園之外,在“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拱北海關舉辦“入境船舶國門生物安全宣傳”“國門生物安全進企業”“國門生物安全口岸互動競答”等活動,針對入境船舶船員、進出口企業、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及報關員等進行精準宣傳。此外,利用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傳播載體,發布國門生物安全主題推文,開展知識競答,印制宣傳材料,面向社會公眾廣泛開展國門生物安全宣傳教育,營造人人了解、人人關注、人人參與的國門生物安全良好氛圍。(陳方、樊詩如/文)
?深圳到俄羅斯物流專線安全性與時效性企業“請進門” 服務“零距離”我的春節在這頭 家在那頭防銹添加劑進口報關流程_進口清關要多久?上海進口報關行|食品進口報關及材料準備相關介紹大連海關海上過鮮 萬尾魚苗漂洋過海深圳口岸月餅紅酒進口“享惠”“享服務”——前8月深圳口岸月餅進口6.5億元占全國六成成都大運會迎來涉賽人員物資入境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