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海關總署發布公告,防范尼日利亞黃熱病疫情傳入我國,公告自發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3個月。期間對世界衛生組織公布新增發生黃熱病病例的國家和地區按本公告執行。
據世界衛生組織通報,2018年9月22日至12月31日,尼日利亞埃多州共報告146例黃熱病疑似病例,其中確診32例,死亡26例。
黃熱病是一種由黃熱病毒引起、經蚊叮咬傳播的急性傳染病,是我國的檢疫傳染病之一,病死率高達50%,潛伏期一般為3至6天,最長可達14天,臨床主要表現為急性起病,寒戰、發熱(可達39℃至41℃),頭痛、肌痛,厭食、惡心、嘔吐,全身不適等,黃疸、出血等,重癥患者可出現黃疸和肝臟、腎臟和血液系統等多器官功能損傷。
為防范黃熱病傳入我國,保護我國前往尼日利亞人員的健康安全,公告提醒來自尼日利亞滿9個月齡以上的人員,入境時應當出示有效的黃熱病預防接種證書。對無有效黃熱病預防接種證書的人員,必須從離開尼日利亞時計算,實施6日的居住地觀察。如有發熱、寒戰、頭痛、肌痛等癥狀,入境時應當進行衛生檢疫申報,配合海關做好體溫監測、醫學排查等衛生檢疫工作;海關人員發現有上述癥狀的入境人員時,要按照規定程序采取醫學措施。旅行中或旅行后2周內出現上述癥狀的人員,應當立即就醫,并向醫生說明近期旅行史。
公告同時要求來自尼日利亞的交通工具、集裝箱、貨物、行李物品、郵件、快件必須接受衛生檢疫,航空器和船舶應當經過有效的除蟲處理,其負責人、承運人、代理人或貨主應主動配合衛生檢疫工作;對來自尼日利亞無有效滅蚊證明的航空器、船舶、集裝箱和發現有病媒昆蟲的貨物,應實施除蟲處理。 對染有黃熱病的船舶,沒有完成除蟲處理之前,船舶與陸地和其他船舶的距離不能少于400米。口岸運營單位應采取有效措施,清除蚊蟲孳生地,監測和控制口岸蚊蟲密度,接受海關實施的口岸衛生監督。
公告提示前往尼日利亞的人員,出境前可以向海關及其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咨詢或登錄海關總署網站(http://www.customs.gov.cn)信息服務專欄,查詢相關信息;前往黃熱病流行區需要提前10天到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接種黃熱病疫苗;旅行中應增強防病意識,避免蚊蟲叮咬,發現有相關癥狀的,應當立即就醫。
山東企業受益中國-新西蘭自貿協定搶農時保生產 海關“綠色通道”助春耕簡證便民釋放改革紅利江門海關查獲“龍騰行動2021”首宗案件 查獲涉嫌侵犯知識產權摩托車126輛 拱北海關銷毀近200噸走私凍品選擇東莞報關公司的原因有哪些?廣州海關破獲內河水域走私紅油大案杭州海關啟動跨境商品特殊區域出口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