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中國(廣東)自貿試驗區南沙新區片區掛牌兩周年評估報告發布會在南沙區新聞發布中心舉行。上海財經大學、畢馬威企業咨詢(中國)有限公司發布了《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運行評估報告》。
據介紹,此次評估調研采用了深度調研、現場觀察、專家訪談和問卷調研相結合的方法,其中調查問卷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共收集有效問卷3018份,《評估報告》為南沙自貿試驗區2年來的發展打出了82.13的高分,認為南沙自貿試驗區建設成效顯著,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改善了民眾生活,贏得了普遍認可與好評。
這張為南沙自貿試驗區發展打出高分的亮麗成績單中,廣州海關的亮點措施頻頻閃現?!对u估報告》總結了南沙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6大領域的18個亮點,其中,廣州海關全面對標世貿組織《貿易便利化協定》、自主創新的“線上海關”建設和口岸查驗配套服務費改革、dit(國際延遲中轉)以及積極參與和支持的“三互”大通關、“單一窗口” “十三證三章”聯辦、“無水港”建設、國際郵輪旅游、融資租賃、整車進口等項目被納入各項亮點工作成效?!对u估報告》總結的亮點2指出,包括海關“互聯網+易通關”在內的一批標志性改革,形成了南沙“智慧口岸”品牌;亮點3顯示,“海關推出‘互聯網+易通關’改革和口岸查驗配套服務費改革等多項措施,有效縮短通關時間,提升企業效率,降低企業成本?!绷咙c8表明,海關“主動對標wto《貿易便利化協定》,做到‘整體達到,部分領銜’。南沙自貿試驗區已全部達到wto《貿易便利化協定》40 項貿易便利化指標,36項a類承諾全部落地,4項b類承諾提前落實。”
20項制度創新碩果累累
早在掛牌一周年之際,中山大學自貿試驗區綜合研究院發布的“2015-2016年度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指數”顯示,在當時的四大自貿試驗區中,南沙在貿易便利化制度創新方面位居第一。廣州海關制度創新的腳步沒有停止,始終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不斷深化改革,提升自貿試驗區監管服務水平。自貿試驗區掛牌兩年來,廣州海關自主推出了20項創新制度,其中,“口岸查驗配套服務費改革”“征免稅證明無紙化改革”“原產地管理優惠制度”等3項在全國推廣,“互聯網+自助報關”等7項已在全省復制推廣,充分彰顯了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試驗田的作用。
支持“智慧口岸”建設 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
廣州海關在南沙深入推進“單一窗口”建設,正式上線運行“單一窗口”2.0版,功能模塊拓展到18個,貨物申報使用率達到90%以上,實現了報關、報檢費用的雙免除,提升了南沙口岸發展的軟實力?!皢我淮翱凇睆V州標準已成為全省標準,走在全國前列。海關還與檢驗檢疫部門將“三互”合作內容細化為“四互換、四互認、五互助 ”,合優化管理資源,加強執法合作,避免重復監管,提升自貿試驗區口岸通關效能。目前已在鉆石保稅展示業務聯合監管、旅檢口岸共用設施等領域創新建立綜合執法模式。在口岸大通關建設和海關“線上海關”等制度創新的共同作用下,南沙口岸一般貨物進出口平均通關時間比掛牌前壓縮約4成,海關通關時效大幅度提高?!对u估報告》顯示,“單一窗口”、“三互”大通關,以及海關“互聯網+易通關”、檢驗檢疫“智檢口岸”、全球質量溯源體系、“智慧海事”系統、政府購買查驗服務等一批標志性改革形成了南沙“智慧口岸”品牌,以其為重點的貿易便利化促進體系在全國形成了示范。
“線上海關”降本增效作用顯著
2015年10月,海關推出“互聯網+易通關”改革,把互聯網技術與海關監管服務融合創新,用“信息跑路”代替“群眾跑腿”,將原來需要企業到海關現場辦理的通關事項逐步遷到“線上”。目前“線上海關”已有16個功能模塊,覆蓋貨物通關、郵件通關、物品通關三大領域、95項業務,并與“單一窗口”實現深度融合、無縫切換。該項目中的“自助報關”等5項措施已在全省復制推廣。截至2016年底,該改革已直接為企業節省成本2281萬元。
口岸查驗配套服務費改革有效降低通關成本
2015 年 7月,廣州海關在全國率先啟動口岸查驗配套服務費改革,對海關查驗沒有問題的外貿企業免除吊裝、移位、倉儲等費用,體現了“守法便利、違法懲戒”的原則。企業還可通過海關研發的配套信息系統實時掌握查驗貨物的查驗結果、是否免除查驗服務費等信息,提高了通關監管的公開度、透明度。僅2016 年,改革就為南沙1936家企業免除了914.7萬元費用。這項改革已作為先進制度創新經驗于2016 年4 月1日在全國推廣。
全面對標貿易便利化國際規則
《貿易便利化協定》是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以來達成的首個貨物貿易多邊協定,對提升國際貿易便利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廣州海關逐一對標《協定》,在南沙自貿試驗區落實該協定全部40 項貿易便利化指標,其中在“預裁定”、“降低通關成本”、“便捷監管貨物境內流轉”、“簡化通關手續和單證要求”、“推動‘單一窗口’建設”、“尊重企業自主選擇報關方式”等方面領銜全國,貿易便利化水平已匹配國際貿易通行標準,初步形成安全高效、低成本的營商環境。
通關“秒放”支持跨境電子商務迅猛發展
海關采取7 x 24小時出區,標準化自動化報關、無紙化智能化通關等方式支持跨境電商發展,形成“物流暢順、通關便捷、監管有效”的跨境電商通關監管模式,95%跨境商品實現“秒放”。2016年,南沙跨境電商進出口總值36.9億元,同比增長1.3倍,占廣州市25.1%,其中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業務在廣州的占比近九成,推動廣州跨境電商進出口總值穩居全國前列,廣州“跨境電子商務監管模式”入選商務部8個“最佳實踐案例”。
支持新興業態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升級
掛牌以來,廣州海關出臺多項措施支持先進制造業、融資租賃等高端產業在南沙自貿試驗區集聚。海關支持高技術成套設備集港集貨模式出口,為海工裝備量身打造“保稅+供船免稅”監管模式,2年來,船舶維修和海洋工程裝備改造406艘。融資租賃飛機成為廣州外貿新的增長點,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已進口15架。南沙整車進口在品牌中規車大批量滾裝進口方面也取得了突破,2016年整車進口貨值18.9億元,增長4.3倍;2017年第一季度,整車進口貨值約5.9億元,同比增長72%。李氏大藥廠藥物保稅進口及研發中心項目、鉆石(包括毛坯鉆)保稅倉儲及出區展示交易、特百惠及海瑞克保稅維修等項目也在南沙自貿試驗區落地開花,自貿試驗區產業結構不斷升級。
推動物流集聚增強航運樞紐輻射帶動能力
海關支持廣州港建立28個“無水港”,將港口搬到企業的“家門口”,打造以南沙為中心,輻射內陸腹地的海、陸、空、鐵多式運物流體系,拓展南沙樞紐母港經濟腹地。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合作,通過粵港跨境貨棧項目實現香港機場與南沙保稅港區物流園區一站式空、陸聯運,促使更多境外機場的空運貨物運至南沙進行分撥處理,提升南沙自貿試驗區國際物流集聚效應。支持開展dit國際延遲中轉業務,貨物以轉運方式存放在碼頭指定堆場,企業視實際商業運營情況轉運出境或在國內進口銷售,推動南沙自貿試驗區成為全國最大的工程塑料粒國際貿易中轉、配送和交易基地,有效促進物流在南沙集聚。2016年,南沙新落戶航運物流企業1400余家。目前76條國際航線中,已覆蓋歐美、亞非,與100多個國家地區的400多個港口建立了往來。2016年,南沙進出口貨運量2841.8萬噸,增長6.7%。
優質服務助推國際郵輪業務跨越式發展
為支持南沙郵輪母港建設,廣州海關以“自貿試驗區速度”不斷創新監管,建立旅客通關監管新模式,與口岸聯檢部門共同研究,實行“前臺聯合查驗、當場異常通報、后臺分別處置”綜合執法模式,運用信息化系統優化行李托運監管聯運機制,減少查驗環節,用優質的服務帶給旅客暢通的通關體驗。目前,南沙郵輪抵離港時間最快達3.5小時,接近香港水平;旅客峰值通關速度約1600人次/小時,與上海和香港不相上下。2016年1月廣州國際郵輪業務正式啟動至2017年第一季度,“處女星號”、“云頂夢號”以及“維多利亞號”等郵輪在南沙出入境255艘次,進出境旅客42萬人次。2016年南沙郵輪旅客規模已躍居全國第三位,成為全國郵輪旅客量增長速度最快的港口。
“放管服”提升企業“幸福感”
海關力爭企業備案全程“無紙化”“電子化”“網絡化”,效率大幅提升50%,實現自貿試驗區企業備案24小時跨部門“十三證三章”聯辦。海關還推行“一照一碼”改革,將海關報關單位注冊登記納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營業執照,企業憑借加載海關標識的《營業執照》即可辦理進出口手續,還可申請郵政速遞將行政審批事項涉及文書免費送到家,企業辦事更加便利。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南沙自貿試驗區新設企業呈現爆發式增長,近千家港澳投資企業落戶南沙,世界500強企業的投資項目數量倍增。截至2017年3月底,區內海關企業注冊數量已達1734家,比掛牌前增長近6倍。
同日,廣州南沙開發區管委會在南沙區行政中心舉辦“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十大集成創新成果發布會”,介紹南沙自貿試驗區掛牌2年來開發建設和重大改革創新成果。其中,廣州海關的“線上海關”改革等支持南沙自貿試驗區建設發展的創新成果獲得了良好的評價。(張穎詩/文)
檔案話百年出口危險品報關貨運手續意大利海運港口:拉馬達萊那(la maddalena)港口進口機床報關有哪些?上海代理進口優勢進口食品中文標簽怎么備案“冒雨”復蘇 海關助力53批增城木制品遠銷海外南京海關行政審批實現全程網上辦理企業辦事更便利 廣州海關下放D級特殊物品審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