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方日報》報道創先爭優報告團報告摘要
我們東莞海關,多次擴建通關場所、增加一線人員,但通關速度仍然跟不上經濟發展和企業需求。一年前,東莞海關車輛平均通關時間長達4.4小時,車場外排隊等候過關的貨柜車蜿蜒數公里,制約了東莞外向型經濟的快速發展。
東莞海關清醒地認識到,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走科技創新的道路。
經過8個月的艱苦攻關,智能化通關改革取得圓滿成功:通過采用電子車牌、電子關鎖、gps等先進技術,建立了電子化通道,實現了識別車輛、比對信息、選擇查驗等一系列程序的自動化。通關時間從原來的4.4小時縮短為18分鐘,每年創造經濟效益140億元,這項改革獲得廣東省科技一等獎,社會各界盛贊海關為外向型經濟開辟了一條“通關高速公路”。
小型航空器“飛”進日照綜保區石家莊海關嚴打固體廢物走私小商品節前出口創高峰 義烏海關高效服務保通關南京海關積極開展RCEP引導 助力企業享受關稅紅利今年3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提升 預計二季度出口相對樂觀福田口岸進出境旅客人數突破8500萬人次戰高溫 抗疫情 寧波海關保通關守國門長沙海關助力湖南水果首次出口老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