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外需持續萎縮,讓很多外貿企業陷入困境。為進一步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青島海關下轄大港海關采取多項措施,力助外貿企業轉型升級、穩定增長。
通關進入讀秒時代
報關單曾經是每個做進出口買賣的人最熟悉不過的單據,但如今它正在退出歷史舞臺。為了提高貿易便利化,11月5日起,青島海關再次擴大關區出口通關無紙化改革試點,選取10家出口業務量較大的代理報關企業和50家自理報關企業,實施通關作業無紙化。
海程邦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經理王嘉俊感慨頗深:“只需要輕點鼠標,就能進行貨物申報,連事后交單環節也實現了完全無紙。以前一票單據通關需要幾個小時,現在十幾秒就審結了,通關效率的提高還帶來了諸如交通費、人力等通關成本的降低。”
企業及時雨
對于外貿企業來說,2012這一年格外難熬。“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只是訂單不足,企業經營還是有利潤的。現在除了外需不振,原材料、工人工資上漲都超過30%,企業維持生存十分不易,有單也不敢接,接了也要虧損。”青島綺麗集團有限公司儲運部副經理杜建剛說到。政策環境對外貿出口企業至關重要,尤其是紡織、玩具、家具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對政策敏感度、依存度較高,政策扶持可以幫助企業及時調整生產,有效應對變化。
“都是好政策,讓企業在快撐不下去的時候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讓我們穩住了陣腳,企業真心歡迎。”在韓顯峰看來,這些政策的推出非常有針對性,有些“旱情逢甘霖”的感覺。
海關等政府部門的穩增長措施不僅減輕了企業負擔,也提升了繼續做外貿的信心。“新舉措可以幫助企業加快資金周轉、解決融資難題和降低成本,讓企業暫時穩住了陣腳。” 海信國際營銷公司副總經理謝同勝說。10月份在同行業出口不利形勢下,海信集團電視的出口額和出口量均實現了同比增長。
轉型升級是關鍵
海關等政府部門助推措施是“及時雨”,但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其意義在于通過提供緩沖的時間和寬松的環境,減輕企業出口壓力,讓中小外貿企業尋找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身為中小企業的青島北苑家具源有限公司已經在逐步開拓國內市場。“我們利用與外方合作多年積累的技術和市場信譽度,有信心在國內市場占得一席之地。”韓顯峰并且建議外貿企業要拓展內外貿“兩條腿”走路,有實力的外貿企業應當利用這一機會加快自身的轉型調整,轉向中高端市場,這樣一旦經濟好轉,可以立刻實現在新臺階之上的增長。
大型企業同樣如此。今年1-3季度海信集團出口電視的平均單價在行業同比下降12%的嚴峻形勢下,逆勢增長了8%。“海關實行的分類通關、口岸直通等促增長措施,有利于我們開拓國內外市場以及產業轉移。”海信集團謝同勝介紹轉型之路的經驗,“海信集團多年前就在南非建立了電視機生產基地,目前電視機在當地市場占有率已排名第一。優勢企業應著眼全球,通過研發高端產品,海外設廠,與境外合作跨國經營,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王洪波/文)
上海進口報關代理公司排名上海進口裝飾面板的清關資料杭州海關在郵遞渠道連續查獲活體昆蟲深圳海關查獲262支“孕婦血”汕頭海關全力助推饒平開放型農業經濟新發展前三季度珠海航空航天技術產品進出口總值33.7億元滿洲里海關查獲1.3萬雙侵犯知識產權鞋大連海關高效通關 為遠洋捕撈船隊“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