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中國(河南)自貿試驗區正式掛牌運行。鄭州海關圍繞河南自貿試驗區戰略定位和主要任務,以現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為重點,積極復制推廣上海等4家自貿試驗區的海關監管創新制度25項,使便利通關措施盡早在河南省自貿試驗區落地生效。
簡化通關流程為企業提速
“得益于海關簡化隨附單證,我們再也不用抱著一大摞單子在申報大廳跑來跑去了”,河南中啟保稅報關有限公司的業務員吳堅強說,“合同、發票、提單、裝箱清單等隨附單證,我們申報時不用提交,工作量少了,通關速度上去了”。
“簡化隨附單證”是鄭州海關復制推廣25項自貿試驗區海關監管創新制度中的一項。除此之外,“區內自行運輸”可讓區內企業根據需要自主運輸貨物,每次運輸節省車輛等候時間約30分鐘,一個物流企業平均一年節約物流成本約20萬元以上;“一次備案多次使用”則允許企業備案一次便能在河南省所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開展業務,節省了企業人力物力成本。這些措施都為企業營造了更便利的通關環境。
創新監管方式為企業減負
25項自貿試驗區制度中的“工單式核銷”已經在鄭州新鄭綜保區落地生效,工單式核銷改變了傳統核銷模式,取消加工企業單耗審核與備案,海關通關系統與企業erp系統無縫對接,實現了企業生產耗用及物料庫存向海關的實時傳輸,既減少了人工干預,也提高核銷數據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其最終核算結果更加貼近實際,單次核銷耗用時間縮短到2個半月以內,核銷差異率降低近60%,降低了企業成本。
拓展區域功能為企業增效
自貿試驗區的創新監管制度依托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先行先試,也進一步豐富了區域功能。比如“委內加工”制度,鼓勵區域內企業接受區域外企業加工委托,支持區內企業依托國內市場,提高生產設備利用率。“委內加工有效解決了我們公司淡季訂單不足的問題,對我們是個絕對的利好消息,勢必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鄭州夢祥銀工藝制品進出口有限公司人員于娜說。為了推動委內加工加快開展,鄭州海關駐經濟技術開發區辦事處指定專人負責聯系對接,全程跟蹤服務為企業答疑解惑。
(聶二華/文)
“湖北造”新能源汽車加速“出海”拓市場進一次門、查多項事 杭州海關與浙江省市場監管部門開展部門聯合抽查合肥海關壓縮通關時間 優化口岸通關環境越南進口報關時應該了解哪些事情國際貨運代理的基本責任保障高效通關 助力春耕備耕打通原產地證簽證“最后一公里”企業享政策利好關于調整部分進出境貨物監管要求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