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山西一家進出口公司向加拿大溫哥華出口3箱不銹鋼連接器。根據貿易合同,國內賣方如果超過裝船期15日或貨物短少超過10%,應支付相當于貨款20%的違約金。合同簽定后,賣方在天津港將3箱貨物交付了承運人,遺憾的是加拿大公司只收到了兩箱貨物,短少一箱。加拿大公司和山西公司均要求承運人和代理人尋找但未果。于是加拿大公司以山西公司違約為由,要求補發一箱貨物并支付違約金。山西公司按加拿大方的要求補發了貨物。6個月后承運人找到了短少的一箱貨物并交付收貨人。因收貨人不再需要該貨物,要山西公司自行處理。山西公司沒有其他客戶只好將貨物降價處理給加拿大公司。而后山西公司向海事法院提起對承運人及代理人的訴訟,要求賠償貨物降價損失,補發貨物運費及違約金。海事法院經審理認為承運人對貨物的交付超過合理期限負有責任,但沒有判令承運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就是說沒有支持原告山西公司的請求。
為什么?其一、從原告提賠的損失項目看,根據貿易合同山西公司支付違約金的條件為裝船期超過合同約定日期15日以上及貨物短少超過10%,而本案裝船期在合同約定期內,發貨數量沒有短少,而且根據合同的cif價格條款,山西公司將貨物交給承運人后,即完成合同義務,此后所發生的短貨風險應由加拿大公司承擔,原告不負有支付違約金的義務,所以山西公司的違約金損失不是合理的必然損失。
其二、關于貨物降價損失,法院認為該貨物不是季節性貨物,亦未受到損壞,故降價非承運人遲延交付造成的必然損失,而是貿易雙方的行為,對該損失不予支持。就這類案件法官提示:在貿易中中方應注意利用風險轉移原則,不該賠的不能賠,否則賠也白賠。當然在付款方式上也要選擇信用證或托收方式。不然,外方采取不付款也會逼迫我方讓步,使國內進出口商賠了不該賠的。
三、貨物短少、損壞、滅失與承運人責任。
國際貿易的特點是一頭在外,由于交易是跨國進行的,加上海運環節復雜以及海上特有的風險,收貨人接受的貨物很可能出現諸如短少、損壞、滅失的情況,我國進出口商在簽定貿易合同時要有防范風險的意識,首先要把糾紛的管轄權爭取在我國法院或仲裁機構。這樣可以降低訴訟或仲裁成本,許多進出口商都有過在國外打官司,嬴了官司賠了錢的經歷,原因是要支付國外律師高昂的費用。
那么在我國進行貿易糾紛的訴訟和仲裁是否萬事大吉,結論是也有弊病,理由是如果貿易相對方在我國無財產,即使勝訴也可能得不到執行。這時就需要訴訟技巧,首先要準確判斷承運人或其代理人是否存在不可免責的過失,如果存在要及時對船舶采取保全保全措施。例如,南京某進出口公司,從印度進口幾萬噸豆柏,其持有正本清潔提單,但在天津港提貨時,發現部分豆柏結塊、變紅,進出口公司的人員下到艙底發現發現艙底溫度過高,認為承運人存在管貨過失,而承運人認為貨物質量存在問題。
遂向海事法院申請保全證據,由驗船師對船舶進行檢驗并在船舶離港前,向海事法院申請扣押了外輪取得了30萬美元擔保。庭審中承運人提出貨物質量存在問題,但大量證據顯示貨物結塊、變紅是承運人給油艙加溫所致,承運人應當預見油艙加溫會使貨艙低部溫度升高,而未采取墊艙的措施。其行為屬于管貨過失。據此,判令承運人承擔賠償責任。最終南京進出口公司得到了二十余萬美元的賠償。
木薯粉東莞進口清關代理國內外資料有哪些?奮進新征程 | 筑牢國門生物安全屏障 支持美麗生態家園建設塑膠粒進口報關代理二連海關優質服務助推中歐班列大發展干貨 進口食品進口商備案指南,手把手教您做“食品企業備案”昆明海關查獲走私活體穿山甲連云港海關高效驗放620臺出口國產汽車廣州進口乳清粉報關流程_一站式代理乳清粉報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