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泰國出臺了新的農藥殘留檢測規定,要求自8月1日起每批出口到泰國的保鮮果蔬均需經134項農藥殘留檢測,或者提供由生產國主管機構或通過相關認可的實驗室簽發的農藥殘留檢測報告,并隨之發布了所謂的極高風險企業“黑名單”,7家山東企業位列其中。
“我們輸泰的胡蘿卜本身貨值就不高,原本檢測費用占到貨值一成多,若按泰方規定,134項檢測下來,檢測費用上漲不說,在港口滯留時間也會加長,成本又要大幅提高。”濰坊欣欣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李興華說,“而且保鮮果蔬出口對時效性要求很高,滯港等待檢測結果直接影響產品新鮮度,所以八月份的訂單我們都不敢接了。”
新規之下遭遇“泰囧”的不僅這一家企業。因泰方新舊規定差別較大,且未給我國企業留出充足的過渡時間,一旦新規定開始實施,目前山東各企業庫存的出口果蔬極有可能滯港,且被檢出不合格甚至退運銷毀的風險也隨之加大。據濟南海關調研了解,受新規影響,省內輸泰保鮮果蔬企業7月中旬后紛紛終止后續貿易合同或停止發貨,貿易觀望情緒驟增。
企業的痛點就是海關工作的重點。了解到企業出口困境后,濟南海關立即組織專家進行研究,針對泰國新規覆蓋產品廣、檢測項目多、檢測頻率高等不合理要求提出專業評議意見,協助海關總署發起對泰多雙邊貿易磋商。
“國際貿易必須以規則為根本,但只有充分掌握規則才能用好規則。”濟南海關綜合業務處一級調研員何桂華說,“泰國貿然出臺新的檢測規定,是違反wto/sps相關規則的。”
經濟南海關wto專家組認真分析研究,認為泰國新規違反wto/sps貿易影響最小化、透明度、協調一致、風險評估、過渡期規則等原則,是不合理也不合法的,并據此協助總署相關部門通過多雙邊渠道持續開展對泰交涉,最終成功促使泰方重新制定進口保鮮果蔬合理管控措施。
滴水精灌彰顯海關穩外貿“初心”。為加深企業理解,7月27日,濟南海關組織人員對泰國新規進行翻譯整理,并針對關區72家保鮮果蔬出口企業開展政策宣貫和幫扶指導,深化源頭控制,提升管理水平,確保出口產品適應泰國新規。
據濟南海關測算,此次成功促使泰國重新制定保鮮果蔬進口管控措施,每年可為全省果蔬出口企業節省檢測成本近6000萬元,縮短貨物滯港時間5-7個工作日,“護航”山東輸泰果蔬貨值逾15億元。(李洪林、侯志高、鄭保國/文)
大連保稅區海關關企座談助推企業發展精準扶貧:海關為留守兒童守護光明日本機器人廣州港報關要這樣做!進口椰棗清關注意事項以及準入國要求珠海首批實驗用SPF級小鼠出口澳門盈江海關帳篷辦公 震后口岸通關順暢惠州竹制品產業出口海外節節高青島大港海關優質服務2015世界杯帆船賽青島站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