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作為5個“國家首批對臺小額貿易新政試點口岸”之一的象山口岸對臺小額貿易發展迅速。今年前11個月,象山口岸對臺小額貿易進出口貨物59批次,貨運量1446.3噸,貿易額809.9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51.3%、32.7%和7 6.9%。
寧波海關隸屬象山海關以創建浙臺(象山石浦)經貿合作區為契機,創新監管,優化服務,力促兩岸經貿往來蓬勃發展。
經貿合作區發展的建設者
今年 7月5日,浙臺(象山石浦)經貿合作區授牌儀式在石浦海峽廣場隆重舉行。
為了支持經貿合作區發展,象山海關努力扮演好“建設者”的角色,積極投入到參與石浦口岸功能規劃、口岸升類和對臺貿易合作等相關工作中。同時,兩次與地方政府相關部門一起到福建沿海一帶考察、調研對臺小額貿易發展模式,學習借鑒福州、廈門等海關開展對臺小額貿易的監管經驗。此外,主動牽頭各口岸單位進行工作研討,緊密配合地方政府,為碼頭改建提供政策指導,做好監管場所立項審批等工作。
石浦海峽廣場臺灣商城作為經貿合作區的標志性建筑,它的順利運營也傾注了象山海關大量的心血。
為了保障浙江省首家直銷臺灣商品購物城如期開業,象山海關一線關員數不清加班了多少個工作日。由于商城的商品以食品、日化用品、化妝品為主,品牌、種類繁雜,為了做好所有商品的歸類、規范申報、審價等工作,一線關員在收到載貨清單之后便開始翻看資料、查閱文件,多次討論研究,加班加點,確保各項物資順利通關,按時到位。
漁業合作的推動者
10月30日,上萬條臺灣鮮活石斑魚搭乘著臺輪“長榮101號”抵達象山石浦港,并存放位于象山高塘的華東地區臺灣石斑魚暫養中轉基地
為了使石斑魚順利登陸象山口岸,減少魚體耗損,象山海關開啟綠色通道,提供提前報關服務,第一時間實施查驗,極大地縮短了通關時間。同時積極落實海峽兩岸ecfa協議,使進口企業享受零關稅待遇,為企業合理爭取最大經濟利益。
象山的現代漁業全國聞名,水產品加工優勢突出,石浦水產品加工園區被批準為“中國水產食品加工基地”。今年1-11月象山口岸以對臺小額貿易方式出口凍鯧魚等水產品257噸,價值269萬美元。而進口臺灣石斑魚的首次嘗試使象山漁業由單向出口模式轉變為兩岸農漁產業雙向貿易模式,為技術、資金等的引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促進了兩岸經貿互通。今年以來,象山口岸共進口臺灣石斑魚8批次,重47.8噸 ,價值26.95萬美元。
雜貨鋪的把關人
12月20日,象山最低氣溫已達零下。天剛蒙亮,“合鵬一號”載著19噸貨物抵達石浦新港碼頭,象山海關查驗關員就忙開了。
這是今年象山口岸進口的第63批對臺小額貿易貨物。查驗關員在碼頭監卸數小時,待貨物全部入倉后著手開始查驗。商品種類多達上百種,查驗關員抓緊時間開箱、核對、清點,完成整個流程時,查驗關員已直不起腰。為了此次監管,兩個關員昨夜未回寧波市區的家,直接留宿象山,這一年來,類似的情況已經記不清多少次了。
近年來,通過象山海關及口岸部門的共同努力,港口建設步伐加快,海關專用碼頭、新港碼頭的陸續建成為散貨船的靠泊創造了條件。目前對臺小額貿易進口航次從2011年“一周一航”擴大到“一周三航”,常態化模式已逐步實現。
由于對臺小額貿易每批進口的商品品種雜,以機器零配件、布料、化工原料、食品等為主,品種達上千種,被臺商稱為“雜貨鋪”,象山海關自然成了“雜貨鋪”的把關人。針對這種情況,象山海關經過認真研究,同意企業將成批進口的機電產品零部件、零星食品、日用百貨等雜項商品進行合并歸類,此舉大大加快了貨物通關速度。同時,象山海關在嚴格把關的前提下,提供預約加班、提前報關、全程監卸、快速驗放等便捷通關措施,為企業帶來了極大便利。
(王珂瓊/文)
化工危險品報關,化工危險品進口報關須知武漢海關查獲萬余枚假名酒瓶蓋 仿冒“瀘州老窖”高溫查驗萬海航運貨物跟蹤查詢_提單號查詢誠信興商 海關“導航”北塘海關助力轄區農產品開拓“一帶一路”市場汕頭海關黨員“廣東扶貧濟困日”踴躍捐款拱北海關查獲女子人身綁藏46部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