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活動搞得真不錯!”,“技術處的同志真不賴!”,“技術處的同志真是活雷鋒啊!”談到技術處服務小分隊,大家都紛紛豎起大拇指。3月5日“雷鋒日”來臨之際,技術處服務小分隊在開展學雷鋒活動,本期學雷鋒活動服務11人次,預約6次上門服務,修復了電腦15臺,為華聯報關行等企業緊急處理電子口岸網絡故障。
原來,成立于2000年的湛江海關技術服務小分隊,在湛江海關內外,已經成為大家口碑傳誦的“科技新雷鋒”。
“我們小分隊成立13年,歷經5任領頭人,成員也更新了數人次,” 現任小分隊隊長林豪告訴筆者,“但小分隊‘敬業、奉獻、創新’的理念始終不變,‘一心一意練功夫,全心全意做服務’的宗旨始終不變,全力以赴保證湛江關區口岸通關信息高速公路的使命始終不變!”
據悉,湛江海關技術服務小分隊現有成員13名,其中女隊員2名,平均年齡約26周歲。這支朝氣蓬勃的團隊堅持依托科技,奉獻青春,以實際行動為口岸信息化做出重要貢獻,廣受海關內外贊譽。
負責湛江、茂名兩市口岸信息系統的保障與維護工作是小分隊肩負的重要使命。為了確保口岸數據高速網始終暢通,小分隊成員常年7×24小時待命,隨時準備為海關現場、口岸企業提供及時、有效的技術服務。據不完全統計,小分隊目前年均接聽企業電話咨詢8000余次,為企業上門服務200余人次,解決電子口岸業務問題1000多次。近10年來累計為企業服務超過10萬次,解決問題8萬余個,大型巡回上門服務12次,在接待企業事務中,實現“零投訴”,被企業親切稱為“科技新雷鋒”,以優質的科技服務為粵西口岸的信息化建設保駕護航。
自主創新,是小分隊一直秉承的優良傳統。小分隊結合海關業務實際,積極響應業務改革需求,努力探索研發先進科技項目,自主完成“一機兩網工程”、“油品聯網監控系統”、“廣域網帶寬加速”、“卡口控制與聯網系統”、“來往港澳小型船舶監管系統”、“12360熱線建設”等一系列重大科技項目的研發,“一機兩網工程”已在全國各直屬海關推廣使用,以科技助力節約型海關建設,為改進海關監管與服務水平、提高海關物流監管信息化、現代化做出了積極貢獻。
“打鐵還要自身硬”——優質的服務來源于勤奮的工作,更來源于優秀的團隊。小分隊自成立以來,采取自學與培訓、理論與實踐、項目帶頭人與團隊協作相結合等方式,培養出一大批專業本領過硬的技術能手。2006年被評為“湛江市青年文明號”、2010年被評為“廣東省青年文明號”,小分隊所在的技術處2008年更是被海關總署、人事部授予“全國海關先進集體”稱號,以小分隊成員為主體的技術處團支部連續10年被評為湛江海關先進基層團組織,先后有14名成員被評為湛江市優秀團員、團干;小分隊5名成員榮立三等功,多名成員獲得海關嘉獎等獎勵。
“我們的成績不算什么,”林豪謙遜地告訴筆者,“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在科技服務電子口岸方面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據介紹,目前小分隊已經成立了“星火工作室”,專題開展專業領域科技應用探索,力爭在探索應用中型應用系統的虛擬化、應用推廣架構+存儲方式的主機虛擬化技術等前沿方面取得實質突破,屆時將形成高整合度、低成本、可調度管理等it運維格局,為將來與網格計算、云計算等應用的無縫銜接提供堅實基礎,為提升海關科技應用水平做理論與實踐準備。
“拼箱”搭乘蓉歐快鐵 海關通關再“瘦身”蘭州海關:筑牢國門生物安全屏障廣州海關助推廣東文化建設發展廈門海關查獲1.4噸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水曲柳制品惠農新政助力菏澤果蔬飄香“洋餐桌”(轉載)粵東AA企業進出口步入高速時代——汕頭海關出臺《汕頭關區AA類企業通關便利措施》江門海關“互聯網+加工貿易廢料內銷拍賣”首拍成功一般藥品進口管理范圍及清關代理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