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河南日報》報道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的封關運行,標志著我省有了承接全球高新技術產業轉移、發展現代物流業的重要基地。同時,新鄭綜合保稅區還將依托新鄭航空口岸,以獨特的“區港聯動”優勢,打造中部乃至全國的空運物流中心樞紐,并成為中原經濟區的重要經濟增長極。
“封關運行只是保稅區建設的開始。這塊吸引跨國大企業和頂級高端人才的‘金字招牌’,對我省開放、貿易、投資、產業調整和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意義重大。”省委常委、副省長史濟春說。
免稅、退稅吸引外資企業
“富士康集團落戶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改變了加工貿易只有在沿海發展的格局,這顯示出了內陸地區開放的魅力。”省政府副秘書長、綜保區黨工委書記岳文海說,實現內陸對外開放,是我省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唯一路徑,而保稅區是一個高層次的開放平臺。
據了解,富士康集團進駐綜合保稅區后,惠普、香港招商局等一批實力雄厚的企業集團也表達了進駐綜保區的愿望。目前,美國聯邦快遞、俄羅斯空橋航空、順豐速運也依托鄭州機場建立了貨運航空基地,打開了我省直通國際市場的航空物流通道。
綜合保稅區魅力何在?為什么國際知名大企業紛至沓來?鄭州海關關長栗洪顯給出了答案。他說:“作為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綜合保稅區’在管理和稅收方面都具有極大優勢,可以降低企業的進出口成本,因此成為各地區承接全球高新技術產業轉移、發展現代物流業的重要基地,也成為招商引資、吸引人才的‘金字招牌’。”
據介紹,綜合保稅區具有口岸、物流、加工三大主要功能,具體包括倉儲物流,對外貿易,國際采購、分銷和配送,國際中轉,售后服務,商品展示,研發、加工、制造、口岸作業等9項功能。在綜合保稅區,進出區貨物按照進出口管理,實行快速通關作業。進口機器、設備數量合理的辦公用品入區免稅;區內加工出口的貨物和勞務免征增值稅、消費稅;區外的國產設備、原材料、基建物資等(包括水、電、氣)入區退稅。
“區港聯動”擴大出口輻射中西部
物理距離誰也不能改變,但經貿“距離”卻可人為改變。
“作為內陸省份,河南要發展,必須擴大對外開放,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綜保區的設立,等于把邊境直接‘挪’到了新鄭,這無異于打開了中部對外經貿的大門,更深層次與國際市場對接,真正實現通關零距離,大幅度提升河南經濟的外向度。”岳文海說。
與保稅區毗鄰的鄭州新鄭4e級國際機場,是國家一類航空口岸。綜合保稅區依托航空口岸,具有獨特的“區港聯動”優勢。
栗洪顯介紹,海關通過“區港聯動”監管模式,實現新鄭綜合保稅區和機場口岸的無縫對接、深度合作,使貨物流在兩個區域間快速、高效流轉,發揮綜保區保稅物流和口岸功能,推動航空口岸物流跨越發展,共同打造中部乃至全國的空運物流中心樞紐。
“新鄭綜合保稅區有利于打造政策高地,有利于吸引資本進入中原經濟區。”栗洪顯說,隨著新鄭綜合保稅區的獲批,鄭州已形成了綜合保稅區、出口加工區和保稅物流中心等較為完備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監管場所格局,這不僅有利于我省經濟發展,還可發揮腹地輻射效應,使整個中西部地區因此獲利。
擴大就業助推產業結構升級
新鄭綜合保稅區吸引大批企業來豫投資,同時又帶動了相關服務業的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據統計,在保稅區“安家落戶”的富士康,2012年前要投資9億美元,當年出口額將達到約240億美元,僅富士康一家,直接就業人數就將超過20萬人。
“十二五”期間,構建內外互動的開放型經濟體系被確定為中原經濟區未來著力構建的十大體系之一,綜保區的設立將有力推動這一體系的建立。據海關統計,1至9月份,全省進出口已完成207.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6.9%,預計2011年僅綜保區出口就將達到71億美元,而去年全年全省進出口總額還不到180億美元。同時,區內企業富士康已吸引約68家配套企業圍繞綜保區配套投資布局,而我省亦已提出要盡快打造5000億元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長期以來,我省出口產品結構一直不夠合理,以初級加工品等低附加值產品為主。以富士康為引領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形成后,將有效改變這一現狀,電子產品的出口在我省出口產品中的比重會逐年加大。此外,富士康已提出和河南企業合作,蘋果手機的部分原材料將使用‘河南造’,這些都將有力推動我省產業結構的升級。”談及綜保區的長遠帶動作用,副省長趙建才充滿信心。
東北最大口岸海關全面啟動分類通關改革航空貨運危險品的定義南昌二手設備進口報關需要的費用組成海關助力青島口岸ECFA貿易穩步增長“面對面”聽意見 “實打實”解難題兩岸海關開創信息合作電子化先河 為ECFA貨物裝上“電子身份證”進口碳化硅半導體報關如何操作關于實行進口乳品檢測報告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