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海關將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及保稅監管場所作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引擎,充分發揮其功能優勢,全力推動對外貿易結構優化、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目前,遼寧省共有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1家保稅物流中心以及48家保稅倉庫和出口監管倉。截止2011年11月底,大連關區特殊監管區域進出境貨物53.13萬噸,同比增長59.98%,進出口總值達26.68億美元,同比增長54.4%。
“直通關”模式實現保稅物流中心“區港聯動”
2009年正式封關運作的營口港保稅物流中心是國內唯一一家坐落于港區內的保稅物流中心,同時也是東北地區第一家保稅物流中心。
保稅物流中心結合其坐落于港區內獨特的區位優勢,使中心業務與港口、鐵路形成有效對接,開創了進出境貨物無需轉關即可進出保稅物流中心的“直通關”監管模式,實現了真正意義的“區港聯動”,大大降低了企業物流成本。目前,營口港保稅物流中心已吸引鞍鋼、本鋼、中石化、富士康等50多家大型企業通過中心開展業務。
2010年,營口港保稅物流中心貨運量187萬噸位居全國保稅物流中心之首,進出口貿易額實現18.7億美元,占營口地區進出口貿易額的三分之一強。2011年,中心發展勢頭更加強勁,截止至2011年11月底,中心實現進出口貿易額23.4億美元。
“嵌入式”平臺創新服務外包保稅監管模式
大連國際服務外包保稅研發測試中心是由大連高新區與大連海關共同創建的嵌入式軟件保稅監管服務平臺。中心的創建創新了我國對國際服務外包業務進口貨物海關保稅監管的模式,也給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甜頭。中心自去年底投入試運營以來,已驗放進出口報關單198票,貨值405萬美元。2011年,高新區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實現銷售收入預計達到800億元,同比增長一半以上。
主營打印機軟件測試業務的柯尼卡美能達(大連)有限公司,是第一家入駐“保稅研發測試中心”的企業,入駐后,公司進口的測試設備可直接運抵生產車間,現場辦理查驗放行手續。既能縮減測試時間,也可免交保證金,公司因此每年節約成本300萬元,今年以來業務量同比增長了15%。
拓寬出口加工區物流功能 為企業量身打造通關模式
位于大連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的英特爾公司同樣也是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一個受益者。由于出口加工區主要針對封閉式保稅加工設置,本不具備保稅物流功能。為滿足英特爾大連項目的配套支撐需要,大連海關主動開展調研,選派業務骨干成立了保稅監管科,專門負責英特爾大連芯片廠的日常通關業務,積極構建雙向交流互動機制,采取多項措施拓展出口加工區的保稅物流功能,便捷的特殊區域間貨物流轉手續,為企業節約了大量成本。
自2010年10月正式投產至今,英特爾大連公司申報進出口貨物3萬5千余票,進口總額為8.9億美元,出口額高達15.4億美元。在企業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更是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拉動了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英特爾中國區董事戈峻表示英特爾大連芯片廠將于近期實施擴大產能的重要步驟。
發揮“分撥集散”功能 積極吸引物流企業入區
大窯灣保稅港區毅都集發冷藏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經營冷鏈物流的企業,公司經理尤金介紹說:“大連海關針對我們冷庫企業的特點,發揮保稅港區出口分撥集散功能,積極協助并引導我們企業開展外發加工和出口農產品加工等新業務,在經營淡季時補足庫容,維持運轉,降低了企業物流成本”。目前,大窯灣保稅港區冷鏈物流發展蓬勃發展,大窯灣保稅港區成為東北地區保稅肉類和水果的集散地,是凍羊肉進口全國第一大口岸,凍牛肉進口第三大口岸,水果進口第四大口岸。
大窯灣保稅港區是繼上海洋山保稅港區之后第二個通過國家驗收的保稅港區。保稅港區啟用四年來,大連海關先后推出了“先提后報”、“車船直取”、“分批出區、集中報關”等便捷高效的通關措施,保稅港區功能優勢和便利措施吸引了眾多跨國企業如佳能、東芝、英特爾等公司紛紛在大窯灣保稅港區建立分撥中心、采購中心。四年來,大窯灣保稅港區累計進出口貨物2420萬噸,貨值626億美元。
“一直以來,大連海關立足促進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按照溫家寶總理‘鼓勵加工貿易向產業鏈條高端延伸、向海關監管區域集中’的指示,充分發揮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對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承載作用,增強特殊監管區域輻射能力,使其真正成為引領地區經濟發展的‘發動機’和‘增長極’,帶動遼寧省外向型經濟實現新的跨越。”大連海關關長張志南表示。(宋成明、王鸞/文)
東莞虎門港綜保區首家空港供應鏈企業入駐上海進口巧克力清關互動方式講黨課 “兩學一做”再深入近百瑞企駛上通關“高速路”6艘海洋漁場工作船在旅順新港交付出口福廈海關啟動保稅油跨關區直供寧波海關開展世界環境日普法宣傳活動寧波海關服務進口民生商品快速通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