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義烏商報》報道 國際物流中心有一個海關知識產權保護成果展示廳,12月初被市有關部門和杭州海關分別確定為“法制宣傳教育基地”。
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展示廳,因此受到了更多的關注,成了經營戶、學生、企業主和社會各界人士參觀學習的熱門場所。近日,意大利熱那亞海關主管費德里科·佩佩先生在參觀之后,對中國海關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給予高度評價。
維護國際形象是一種責任
國外的海關專家,把義烏海關的這個小小展示廳視為中國海關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一個縮影。“義烏市場是一個窗口,這里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也被當做了一個焦點,受人矚目。國外專家的贊許,是一種肯定,更是一種責任。”義烏海關關長張軍表示,“我們的目標是要打造全國海關知識產權保護的示范樣板,為小商品出口構筑起堅固的知識產權邊境保護線。”
自開關以來短短一年多時間內,義烏海關共查獲涉嫌侵權貨物2650萬余件,成功保護了26個國家及地區的266項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保護成果有目共睹。
規范和創新“雙引擎”驅動
義烏小商品出口的發展曲線節節上揚,從2003年的5.1萬標箱,到2006年的30.2萬標箱,再到2009年的51.1萬標箱。市場發展的同時,也給海關監管帶來了大量的工作。其中,知識產權邊境保護,成了出口的最后一道防線。
本著維護義烏市場的國際形象,義烏海關堅持綜合治理,通過規范和創新“兩輪驅動”,不斷提升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水平。在每日出口量平均1000標箱以上的壓力面前,義烏海關始終嚴守防線。
為把工作做到位,義烏海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針對轄區內侵權行為的特點,加大了對風險國家、敏感貨物的緝查力度,以重點典型案件為點,以專項行動為線,點線結合,并聯合地方相關部門共同建立了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協作配合工作的“八部門機制”,形成全面打擊侵權的網絡,搭建義烏知識產權的“大保護傘”。
“前延式”管理出成效
義烏海關在小商品監管中摸索出了一整套適合小商品出口特點的知識產權“前延式”源頭管理體系。
“我今年參加海關的知識產權保護宣講會和培訓已不下10次。每次都是親自參加,許多政策我已會背了。”華誠報關代理有限公司負責人錢宏偉說,“‘四方會晤’培訓會,是我最喜歡的方式。”
錢宏偉所說的“四方會晤”是義烏海關去年打破常規,在以往海關關員與權利人“碰面、交流、共享”等傳統交流模式上,引入報關行、貨代企業,由“四方人員”將自身最熟識的知識進行共享,形成知識產權保護的“知識聚合”。
“這樣的交流培訓很重要,海關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零容忍,一旦接到有侵權貨物的單子,公司就將被置于‘懸崖’。”錢宏偉說,“所以每次我都參加,這也保護自己的飯碗,侵權高壓線碰不得。”
義烏海關因知識產權保護上的創新和收獲,先后獲得“2009年中國海關保護知識產權十佳案例”、“2009在華日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十大貢獻部門”等榮譽。
上海冷凍魚進口報關流程代理公司ECFA助推甬臺貿易日本餅干進口清關代理的注意事項_特殊食品進口報關單證杭州海關連續截獲數批違規郵寄進境種子甘蔗原糖“甜蜜”進口進口海鮮報關資料 港口報關費用流程爭分奪秒 廣州海關快速驗放供體肝臟泰國物流中樣品怎樣海運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