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石家莊兩地海關正式建立通關合作機制,至此,與上海建立區域通關合作地區已擴大至20省、2直轄市。“十一五”期間,海關積極“牽線搭橋”,通過優化轉關運輸、推進區域通關,讓企業進出口通關更便捷,切實提升上海口岸“服務長三角、服務長江流域、服務全國”的樞紐能力。
汽車及零部件制造是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主要產業之一,區內現有神龍、東風本田等7家整車企業以及160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上海是這些企業進口汽車零部件的主要口岸之一。為了滿足現代汽車企業“零庫存”訂單式物流管理和“以銷定產”模式對進口物流的高時效要求,上海、武漢兩地海關聯手加強配合,支持轉關貨物進入“快車道”,保證貨物一路順暢從上海口岸運抵武漢。
此外,上海海關還通過加強與重慶海關的聯系配合,對惠普公司開展跨關區保稅貨物轉關業務予以了大力支持。
受益于便利的海關轉關作業模式的不僅僅是上述企業。目前,上海海關已與全國37個直屬海關的100多個業務現場開展了轉關業務,形成了支持公路運輸、江海聯運、海鐵聯運、鐵路國際聯運等多種運輸方式的通關模式,多措并舉力保進出口轉關貨物“管得住”又“通得快”,在服務地方經濟的同時,讓更多上海以外地區的企業也能享受上海口岸的便捷。2005年至今,上海海關辦理以上海為口岸的進出口轉關運輸貨物近1.7億噸,涉及稅款共計1982.6億元。僅今年以來,上海海關辦理以上海為口岸的進出口轉關運輸貨物就達2732萬噸,涉及轉出稅款500多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78%和59.62%。
為扶持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提升上海港作為國際性物流供應鏈樞紐集散區的口岸樞紐功能,上海海關在優化轉關業務的同時,還積極推進區域通關快速發展。根據國家對區域發展的戰略布局,上海海關于2006年啟動區域通關改革。如今與上海建立區域通關合作地區已擴大至20省2直轄市,涵蓋長江流域、中西部地區和環渤海、珠三角、東北等地區,適用企業近5000家,從屬地海關接單到口岸海關放行最快僅需1小時。跨關區“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通關模式為長三角以及全國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搭建了更為高效的物流平臺,該模式廣受企業好評,業務量也因此大幅攀升。2006年至今上海海關辦理區域通關進出口業務24.62萬票,貨值448.55億美元;今年以來,上海海關已辦理8.88萬票,貨值173.30億美元,同比分別上升56.06%和102.58%。(唐丹 韓德君)
“證照分離”落地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黃島海關助“中國制帽之鄉”造品牌(轉載)海關助力越南荔枝“搶鮮”通關青島海關核發首份“告知承諾制”國境口岸衛生許可證石家莊海關查獲2.53萬噸固體廢物青島國際郵輪母港首次開展船員換班業務滬上美食飄香海外餐桌海關助力江門首趟中歐國際貨運班列開通運行